晚泊金山驿,风生玉宇秋。
荒苔蚀佳句,乔木惜名流。
鼠穴飞泉入,蛛丝积雨收。
何须叹人物,华屋与山丘。
晚泊金山驿,风生玉宇秋。
荒苔蚀佳句,乔木惜名流。
鼠穴飞泉入,蛛丝积雨收。
何须叹人物,华屋与山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人寄宿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哲理。
“晚泊金山驿”设定了时间和空间背景,表明诗人在傍晚时分停留于金山驿站。"风生玉宇秋"则捕捉了一丝秋风中蕴含的清冷与洁净之感,"玉宇"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荒苔蚀佳句,乔木惜名流”表明诗人对历史遗迹和前人的文学成就抱有一份敬畏之心。古代驿站往往是文化交流的场所,而现在却已被荒草覆盖,显示出时光荏苒与历史沧桑。
"鼠穴飞泉入,蛛丝积雨收"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小巧构造和生生不息的景象。这里的“鼠穴”和“蛛丝”都是微小之物,但它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生命力旺盛的画面。
最后,“何须叹人物,华屋与山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已逝的淡然态度。这里的“华屋”指的是富丽堂皇的建筑,而“山丘”则代表着自然与永恒。诗人认为,不必为那些已经过去的人物和事迹而感慨,因为真正的美好是那亘古不变的自然景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驿站周围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自然以及生命哲理的独到见解。
七十臞仙鬓未秋,肯来为我说真休。
归欤恐负青山约,跨鹤吹笙挽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