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长长寂寞秋,著鞭芙菊尚包羞。
搀先饱绽黄金粟,不落西风第二筹。
一段长长寂寞秋,著鞭芙菊尚包羞。
搀先饱绽黄金粟,不落西风第二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画面,寂寞而又长远的秋意中,芙菊花仍然羞涩地包裹着未展的花骨。诗人用“著鞭”来形容这种状态,既传达了秋天的凉爽,也隐含了某种期待或等待的情感。而接下来的“搀先饱绽黄金粟”,则是对丰收景象的描写,“搀先”指的是收获在先,即比别人早一些完成了收成工作;“饱绽黄金粟”则形容谷物成熟、满盈,像黄金一样珍贵。
最后一句“不落西风第二筹”,意指诗人对这次的丰收感到非常满意,不需要再依赖秋天的西风来增加收获,这里的“第二筹”是比喻用法,表示没有必要再追求更多,因为已经很满足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丰收生活的喜悦心情,以及对秋天美好景色的深切感悟。
渺渺征途,劳劳倦客,此生长在他乡。
怅良朋别后,岁月偏长。
浮云流水天涯外,料南鸿、应到钱塘。
知君独对,小轩修竹,尽日徜徉。望里露白葭苍。
恨名牵利缚,未办归航。纵新词细读,难慰思量。
风雨驿亭鸡欲唱,忆同游、晓梦迷茫。
何时归去,分题刻烛,重醉西窗。
阵云冷压艨艟,片帆如叶烟涛里。
忧时感遇,临流慷慨,素娥知未。
潮打征袍,雷轰虞鼓,睡龙惊起。
但浩歌击楫,问天不语,无人会、苍茫意。
将帅星辰有几。闪燐芒,欃枪犹指。
酒酣烛灺,望空搔首,壮心不已。
柱倚南天,剑横北斗,男儿谁是。
待扶桑日出,馀腥断瘴,借银河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