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画衣裳合命垂,上林肺渴倩谁医。
可怜凤友鸾交夜,不觉钟鸣漏尽时。
真逸头颅青未改,隐侯腰带瘦频移。
眉尖今古愁无限,消得樽前酒一卮。
舜画衣裳合命垂,上林肺渴倩谁医。
可怜凤友鸾交夜,不觉钟鸣漏尽时。
真逸头颅青未改,隐侯腰带瘦频移。
眉尖今古愁无限,消得樽前酒一卮。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岳正所作的《无题》其四。诗中以舜帝的华丽服饰开篇,暗示了皇权的威严,接着通过“上林肺渴”暗指皇帝的忧虑或孤独,无人能解。"凤友鸾交夜"描绘了一幅宫廷夜宴的画面,然而在欢乐背后,诗人却感受到时间悄然流逝,直到夜深人静,钟漏声断。
诗人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的形象,"真逸头颅青未改"赞美其超凡脱俗的气质,"隐侯腰带瘦频移"则暗示了主人公的忧国忧民,身体日渐消瘦。最后,诗人以"眉尖今古愁无限"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深深的忧虑和愁绪,只能借酒消愁,一杯又一杯。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想象和描绘,揭示了深沉的政治寓意和个人情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十三年纪,仗今生智慧,学成书数。
敏绝词锋偏了了,信口机关参悟。
点玉无瑕,输金待聘,仔细珠娘妒。
碧川春远,翠眉才解通语。
堪叹尘世浮云,因风变幻,好事成耽误。
寂寞栏干空倚遍,自惜美人迟暮。
楚瑟弦愁,胡琵弹恨,空向飞琼诉。
无言撇去,海榴花放端午。
双桨催程,半帆借泊,危楼高倚层云。
风光自好,暮景仍斜,禁他箫鼓千门。窗隙流尘。
但屠苏送老,醽醁悽魂。波泛碧鳞鳞。
有天涯、诗句怀人。
念珠络藏香,绣檀携枕,归舟曾系兰津。
昙花空外影,总飘然、残梦无痕。欲话前因。
应恨敛、湘娥翠颦。掩孤篷,休教字写宜春。
胜愁苗。教秦嘉肠断,香草泣离骚。
宝匣尘昏,瑶琴调涩,三生福分全消。
算只有、昙花小幅,是当年、螺子黛亲描。
并蒂缘悭,同心影瘦,纫佩香凋。
千古才人工怨,睹零缣断素,分外无聊。
碧杜缄情,红蘅忆远,古芬飞上吟毫。
最惆怅、湘君魂窄,一声声、楚些渺难招。
争怪潘郎华鬓,逐渐飘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