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石摩挲久。记当时、恍榔庵内,宝同尊卣。
割取龙岩云一朵,洗尽纤瑕宿垢。
浑不是、涵星凤咮。
食芋著书非易事,望琼楼玉宇空回首。
鹦鹆眼,泪痕溜。铭词玺篆应俱寿。
七百年、枯棋小劫,圭棱依旧。
想到松烟挥洒日,常置先生座右。
在磨蝎宫中磨透。
不少西山柔脆质,党人碑、枉自刊元祐。
希世物,仗君守。
片石摩挲久。记当时、恍榔庵内,宝同尊卣。
割取龙岩云一朵,洗尽纤瑕宿垢。
浑不是、涵星凤咮。
食芋著书非易事,望琼楼玉宇空回首。
鹦鹆眼,泪痕溜。铭词玺篆应俱寿。
七百年、枯棋小劫,圭棱依旧。
想到松烟挥洒日,常置先生座右。
在磨蝎宫中磨透。
不少西山柔脆质,党人碑、枉自刊元祐。
希世物,仗君守。
这首清代赵庆熹的《金缕曲·东坡先生元符砚拓本为岭南黄蓉石题》是一首赞美砚台的词作,通过对元符砚的细致描绘和历史联想,表达了对苏东坡精神的敬仰以及对珍贵文物的珍视之情。
"片石摩挲久",开篇即以触摸砚石的细节,传达出对砚台的深情厚意。"恍榔庵内,宝同尊卣",借元符砚的历史背景,暗示其不凡来历。"割取龙岩云一朵",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砚石的质地如云般纯净。"洗尽纤瑕宿垢",进一步强调砚台的洁净无暇。
"食芋著书非易事,望琼楼玉宇空回首",将砚台与苏东坡的文学生涯相联系,表达对其勤奋创作的敬仰。"鹦鹆眼,泪痕溜",以鸟的眼泪比喻砚台的温润,寓意其承载的情感深沉。
下片转而写砚台的历史悠久和文化价值:"铭词玺篆应俱寿",砚上的铭文和图案历经岁月依然清晰可见。"七百年、枯棋小劫,圭棱依旧",强调砚台的坚韧不朽。"松烟挥洒日,常置先生座右",回忆苏东坡使用砚台的场景,寄托对他的怀念。
最后,词人感慨道:"不少西山柔脆质,党人碑、枉自刊元祐",砚台虽非易得之物,但比那些易损的历史遗迹更值得珍藏。"希世物,仗君守",寄予了对守护者的期望,希望砚台能继续被妥善保管,传承文化。
整首词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是对砚台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文物的尊重。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