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浦风渐微,蒲帆不须落。
秋光何处多,烟月溪边阁。
入浦风渐微,蒲帆不须落。
秋光何处多,烟月溪边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月夜归舟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夜晚水面上的独特氛围。
“入浦风渐微”,开篇即点出时间与环境,夜晚的江面,微风轻拂,为整幅画面定下了宁静的基调。“蒲帆不须落”,暗示着船行平稳,无需放下帆来减缓速度,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和谐与自在的气氛。
“秋光何处多,烟月溪边阁”,这两句将目光转向了景色的描绘。秋天的光辉在何处最为丰富?是那烟雾缭绕的岸边,还是月光洒满的溪边小楼?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月夜归舟的生动画面,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出明诗中常见的意境美与情感深度。
平生何居士,一壑清江濆。
达观真在士,独往乃声闻。
我亦策蹇步,不甘子绝群。
追逐到灭景,回视嗟纷纭。
今朝玉储开,群仙剪瑶裙。
迷空散一花,万叠屯寒云。
赏心会两遂,百忧销一焚。
双凤已鸣似,神椎搞孤军。
更看阴沴尽,高檐挂晴曛。
生长江湖中,厌食水中珍。
从得脱死来,颇见级味亲。
每食无不饱,敢欢蔬茹贫。
老妻生过计,为我鱠鲜鳞。
飣餖盘箸间,玉缕铺缤纷。
不知惊忧后,肠胃久不伸。
瘧馀病尚在,欲饫嫌膻腥,所以纵对此,凛如见严宾。
由知饮啄缘,丰俭各有因。
所飨苟无分,对面难沾唇。
可欢赋分薄,一炙亦艰辛。
在近犹参商,其大应吴秦。
岁事已转毂,园葵行献新。
勿拟春蔬薄,春蔬久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