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涨秋池三尺水,亦有秋风到池里。
荷花颜色不如故,零乱寒芦并折苇。
鸂鶒飞来依晚红,荡桨徐徐莫惊起。
擘蓬截藕尚堪餐,一醉何辞碧筒美。
雨涨秋池三尺水,亦有秋风到池里。
荷花颜色不如故,零乱寒芦并折苇。
鸂鶒飞来依晚红,荡桨徐徐莫惊起。
擘蓬截藕尚堪餐,一醉何辞碧筒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池塘的景象。开篇便以"雨涨秋池三尺水"设定了场景,表明秋天的池塘因为连续降雨而水位上涨,达到了三尺深。紧接着"亦有秋风到池里",进一步渲染出秋风轻拂过池面的意境。
接下来的"荷花颜色不如故,零乱寒芦并折苇"则透露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荷花在秋天已失去了夏日的繁盛与鲜艳,而变得单薄无力,池边的芦苇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得零乱,甚至有折断的迹象。
诗人通过"鸂鶒飞来依晚红"描绘出一幅鸥鸟在傍晚时分落寓于池塘边的画面,这里的"晚红"可能指的是夕阳的余晖,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荡桨徐徐莫惊起"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保持一种不被打扰的心境,不想让任何事情惊扰到这个和谐的状态。这里的"荡桨"可能是指划动小船,"徐徐"则强调了动作的轻柔与缓慢。
最后两句"擘蓬截藕尚堪餐,一醉何辞碧筒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简单乐趣的珍视。"擘蓬截藕尚堪餐"意味着即便是野菜蔬食,也依然可以享用,体现出一种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一醉何辞碧筒美"则表现了诗人在饮酒中寻找快乐,无需过多解释与辩解,只要沉浸于当下的美好即可。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池塘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他对简朴生活中寻找快乐的态度。
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
高梧月白绕飞鹊,衰草露湿啼寒螿。
堂上书生读书罢,欲眠未眠偏断肠。
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
中原日月用胡历,幽州老酋著柘黄。
荣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
百金战袍雕鹘盘,三尺剑锋霜雪寒。
一朝出塞君试看,旦发宝鸡暮长安。
引剑酣歌亦壮哉。
要君共覆手中杯。
秋鸿阵密横江去,暮角声酣战雨来。
莫恨皇天无老眼,请看白骨有青苔。
中年倍觉流光速,行矣西郊又见梅。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