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十一》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十一》全文
元 / 明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遗情极像白拈神,仙与吟翁意气真。

月晓忆同林外饮,酒醒愁恨曲中人。

荒溪独照山初静,寒影相持雪亦尘。

每惜半檐风露重,起披玉毳伴琼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谊,以及在梅花之下的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首句“遗情极像白拈神”,以“白拈神”比喻梅花的洁白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魅力的深刻感受。接着,“仙与吟翁意气真”一句,将诗人自己比作吟游的仙人,与梅花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情感交流,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月晓忆同林外饮”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月下与梅花共饮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诗意。“酒醒愁恨曲中人”则通过酒醒后的思绪,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反差。

后两句“荒溪独照山初静,寒影相持雪亦尘”进一步展现了梅花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立与静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梅花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每惜半檐风露重,起披玉毳伴琼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珍惜之情,以及愿意与梅花一同迎接春天的渴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自然界的敬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明本

明本
朝代:元   号:中峰   籍贯:钱塘(今杭州)   生辰:1263—1323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猜你喜欢

句·其八十六

归棹舞风鸥不下,愁笳吹月雁斜行。

(0)

题汪水云诗卷

璧月歌残铁骑围,银涛风急鹢舟飞。

海山运并随鳌尽,城郭身今化鹤归。

琴怨诗愁春一雨,江南渭北泪双霏。

与君厌听桑田语,一笑游丝罥落晖。

(0)

沁园春.讥陈伯大御史

士籍令行,伯仲分明,逐一排连。

问子孙何习,父兄何业,明经词赋,右具如前。

最是中间,娶妻某氏,试问于妻何与焉。

乡保举,那当著押,开口论钱。祖宗立法于前。

又何必更张万万千。

算行关改会,限田放籴,生民凋瘵,膏血既朘。

只有士心,仅存一脉,今又艰难最可怜。

谁作俑,陈坚伯大,附势专权。

(0)

祖教寺·其二

飞鸟遗音入翠林,转教柳外和莺吟。

岩留云雨过朝暮,寺枕溪流亘古今。

客过端阳欣采艾,僧嫌破衲懒缝针。

杯中蒲酒休辞醉,目断青山有远心。

(0)

隐静分题得静字

平生苦爱閒,多病复便静。

每为林下游,忽若醉而醒。

兹山昔曾登,当暑毛骨冷。

碧霄环佩声,古木旌幢影。

五峰如高人,一一各秀颖。

俗驾难久留,伫立但俄顷。

别来三十载,往往梦清境。

从公得再来,共此春日永。

凭高惬幽思,即事发深省。

然灯战枯棋,临水瀹新茗。

兴阑下山去,妙处心已领。

晓雨湿篮舆,冲泥度前岭。

(0)

益睡

主人颀然腰十围,一官会计同游嬉。

开轩环坐只图史,锦囊富有惊人诗。

迩来万事不挂口,世情尽付鼻中吼。

便腹无妨弟子嘲,著鞭未落少陵后。

纷纷逐臭皆群儿,我正黑甜曾未知。

鸡虫得失何足较,是身且卧黄琉璃。

博山生云香断续,当午清风度修竹。

门前吏立雁鹜行,童奴摇手眠方熟。

梦中了了欲何乡,宁复蘧蘧栩栩忙。

寒泉洗耳石砺齿,主人家住庐山傍。

他时但取青毡旧,归作春秋同社友。

北窗槃礴上羲皇,秫田多种酿壶酒。

奉太夫人千百年,兄弟对床听雨眠。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