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苦爱閒,多病复便静。
每为林下游,忽若醉而醒。
兹山昔曾登,当暑毛骨冷。
碧霄环佩声,古木旌幢影。
五峰如高人,一一各秀颖。
俗驾难久留,伫立但俄顷。
别来三十载,往往梦清境。
从公得再来,共此春日永。
凭高惬幽思,即事发深省。
然灯战枯棋,临水瀹新茗。
兴阑下山去,妙处心已领。
晓雨湿篮舆,冲泥度前岭。
平生苦爱閒,多病复便静。
每为林下游,忽若醉而醒。
兹山昔曾登,当暑毛骨冷。
碧霄环佩声,古木旌幢影。
五峰如高人,一一各秀颖。
俗驾难久留,伫立但俄顷。
别来三十载,往往梦清境。
从公得再来,共此春日永。
凭高惬幽思,即事发深省。
然灯战枯棋,临水瀹新茗。
兴阑下山去,妙处心已领。
晓雨湿篮舆,冲泥度前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所作的《隐静分题得静字》,诗人以“静”为主题,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首句“平生苦爱閒”,直接道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执着追求,而“多病复便静”则暗示了疾病使他更加珍惜静谧的时光。
诗人游历山林,被自然景色深深吸引,“每为林下游,忽若醉而醒”,仿佛在醉与醒之间体验着超脱尘世的愉悦。回忆起往昔登临兹山的情景,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也能感受到山间的清凉。“碧霄环佩声,古木旌幢影”描绘了一幅空灵幽深的画面,五峰峻峭,如同高洁之士,令人心生敬仰。
然而,世俗的责任使诗人难以长时间停留,只能短暂驻足。“别来三十载,往往梦清境”,表达出他对这片清境的深深怀念,期待再次来访。诗人设想与朋友共享春日的美好时光,登高远望,引发深思,品茗对弈,享受着隐逸的乐趣。
最后,诗人带着满足的心情离开,清晨的雨湿润了他的竹篮,他踏过泥泞,满载着山中的妙趣和感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以及从中得到的心灵净化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