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鸽声中起鹳鹅,羽林兵讵贵多多。
尚凭大树留冯异,莫怪明珠谤伏波。
落日平沙嘶铁骑,西风寒水渡银驼。
大裘万丈三军纩,黄竹于今总不歌。
纵鸽声中起鹳鹅,羽林兵讵贵多多。
尚凭大树留冯异,莫怪明珠谤伏波。
落日平沙嘶铁骑,西风寒水渡银驼。
大裘万丈三军纩,黄竹于今总不歌。
这首诗描绘的是边塞景象和历史典故的结合。首句“纵鸽声中起鹳鹅”,以鸽声与鹳鹅的活动,展现了边地特有的自然环境,也暗含战事的气氛。次句“羽林兵讵贵多多”,表达了对军队数量过多而不精的批评,暗示了诗人对于军事策略的思考。
第三句“尚凭大树留冯异”,引用了东汉名将冯异的故事,他善于利用地形,此处寓意在战争中智谋的重要性而非单纯的数量优势。第四句“莫怪明珠谤伏波”,借明珠比喻人才,伏波将军指东汉名将马援,意在说即使有贤才也可能遭受非议,反映了对公正评价的期待。
第五、六句“落日平沙嘶铁骑,西风寒水渡银驼”,通过描绘落日、平沙、铁骑和寒水等意象,展现出边疆辽阔而苍凉的景象,以及行军的艰辛。最后,“大裘万丈三军纩,黄竹于今总不歌”,以“大裘”象征军需物资充足,但“黄竹”一词则隐含了对古代《黄竹篇》的讽刺,意味着尽管物质丰富,但战争带来的苦难并未因之减少,人们不再歌唱和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风光为背景,融入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军事策略、人才评价以及战争反思的独特见解。
西海受水地,岁久颇泥淤。
疏浚命将作,内帑出馀储。
乘冬农务暇,受值利贫夫。
蒇事未两月,居然肖具区。
春禽于以翔,夏潦于以潴。
昨从淀池来,水围徵泽虞。
此诚近而便,可习佽飞徒。
师古有前闻,锡命昆明湖。
五台梵宇如丛林,第一琳宫即台麓。
度长城岭不十里,结构是间据林谷。
尚有涌泉在此东,岁久废颓未兴筑。
明朝即可礼鹫峰,止顿台怀留信宿。
川名射虎仰威棱,重过碑亭心肃穆。
金容月相原如如,而我重来阅五熟。
其旁行宫亦旧有,室宇无多幽事足。
背依峭壁高摧崣,绿云滃郁饶佳木。
时有天风翻翠涛,寒逼衣裳怯春服。
弹指光阴谩忆昔,当前印證狮王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