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寿县君挽词二首·其一》
《永寿县君挽词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秦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廷尉蒙恩后,兰台就养初。

大椿宜更寿,流水遽焉如。

鸾锦封花诰,蛛丝网板舆。

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

(0)
注释
廷尉:古代官职,主管司法。
兰台:古代官署名,负责图书编纂和校对。
大椿:古树名,象征长寿。
遽:突然,迅速。
鸾锦:绣有鸾鸟图案的精美锦缎。
花诰:古代封赠妇女的文书,以花朵装饰。
蛛丝:比喻微小而坚韧的事物。
板舆:古代的一种轻便木制手推车。
百年:指人的寿命。
考德:考察、评价人的品德。
琬琰:美玉,常用来比喻人的美德。
翻译
廷尉蒙受皇恩之后,开始在兰台任职
长寿的大椿树应更加茂盛,然而流水却为何如此匆忙
华丽的鸾鸟图案封存着花诰,细密的蛛丝编织着车驾
百年之后,谁能考察一个人的品德,只有像美玉般的美德留存于深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秦观为永寿县君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悼和对其品德的怀念。诗中通过描绘廷尉蒙受皇恩后的荣光,以及兰台养病的场景,暗示了逝者生前的地位和境遇。"大椿宜更寿"运用了长寿的象征——大椿树,表达了对逝者未能长久享寿的遗憾;"流水遽焉如"则以流水比喻时光流逝,感叹生命的短暂。

"鸾锦封花诰"描绘了逝者可能曾接受的荣耀封赏,"蛛丝网板舆"则寓言逝者如同蛛丝般脆弱的生命,即使贵为县君,最终也难逃岁月的侵蚀。最后两句"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意思是逝者的美德虽无人再能详考,但其品格如同美玉般仍存于人们的心中和记忆深处,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深情而含蓄的挽词,通过对逝者生前荣光与命运的对比,寄托了诗人对亡者的哀思和对美德长存的期许。

作者介绍
秦观

秦观
朝代:宋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生辰:1049-1100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猜你喜欢

己未送别

一片轻帆送客船,迢迢北去路三千。

明知重晤时非远,怎奈将离恨已牵。

雁塔题名应有分,萤窗攻苦记多年。

愿君勿惜修书纸,两字平安值万钱。

(0)

画马·其一

苜蓿空山恋肯肥,性龙骨马本相违。

古今分定庖羲眼,伯乐虽看认恐非。

(0)

上西华山先陇·其七

遗编甫律也翱文,世难寥寥只此坟。

不识我来谁与看,江风天摆万秋云。

(0)

送董孟吉·其二

今昔总无悲与喜,浮云万事谅能谙。

肯将万里乌蒙意,来醉青山活水南。

(0)

夜雨泊青县二首·其一

野泊昏林外,风涛睡未能。

深秋荒岸雨,残夜小船灯。

(0)

过流河得交字

尚忆辞东甸,俄看近北郊。

疾风晨涨减,春水夕阳交。

绿见荒村柳,黄知破屋茅。

轻舟随处宿,遮莫漏频敲。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