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蒙恩后,兰台就养初。
大椿宜更寿,流水遽焉如。
鸾锦封花诰,蛛丝网板舆。
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
廷尉蒙恩后,兰台就养初。
大椿宜更寿,流水遽焉如。
鸾锦封花诰,蛛丝网板舆。
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秦观为永寿县君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悼和对其品德的怀念。诗中通过描绘廷尉蒙受皇恩后的荣光,以及兰台养病的场景,暗示了逝者生前的地位和境遇。"大椿宜更寿"运用了长寿的象征——大椿树,表达了对逝者未能长久享寿的遗憾;"流水遽焉如"则以流水比喻时光流逝,感叹生命的短暂。
"鸾锦封花诰"描绘了逝者可能曾接受的荣耀封赏,"蛛丝网板舆"则寓言逝者如同蛛丝般脆弱的生命,即使贵为县君,最终也难逃岁月的侵蚀。最后两句"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意思是逝者的美德虽无人再能详考,但其品格如同美玉般仍存于人们的心中和记忆深处,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深情而含蓄的挽词,通过对逝者生前荣光与命运的对比,寄托了诗人对亡者的哀思和对美德长存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