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叹公知我,垂恩及父兄。
逢人说名姓,会面写平生。
近别无双鲤,伤怀忽九京。
翟公门下客,誓不负交情。
每叹公知我,垂恩及父兄。
逢人说名姓,会面写平生。
近别无双鲤,伤怀忽九京。
翟公门下客,誓不负交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赵子固左司(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哀悼亡友,并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每叹公知我,垂恩及父兄。”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已故之人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公指的就是赵子固,这里说他能够理解诗人,即“知我”,同时他的恩惠也延伸到了诗人的父亲和兄弟,这表明他们之间的情谊非同小可。
“逢人说名姓,会面写平生。” 这两句则是在描述当遇到熟人提及故友时,诗人的情感会随之涌现,每一次相聚,都会回忆起已逝者的平凡生活。
“近别无双鲤,伤怀忽九京。” 这里诗人通过“近别无双鲤”来表达与朋友的离别之痛,“双鲤”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友情的纯洁和难以寻觅。随后提到的“九京”,有学者认为是指故土或旧地,这里则增添了一份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翟公门下客,誓不负交情。” 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之忠诚和承诺。在这里,“翟公”指的是赵子固,而“门下客”则是自称,表明自己是一位受过朋友恩惠的宾客。诗人坚定地表示,即便是到了生命的尽头,也绝不背弃与朋友之间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已故之人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缅绵表达,展现了中国古代士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面对离别与死亡时的哀伤和坚守。
玩此黄金釭,我怀感古昔。
飞燕来赵家,姊妹并殊色。
联翩入昭阳,同侍君王侧。
昭仪宠更深,宫舍竞华饰。
铜沓白玉阶,翠羽绿熊席。
壁带为列钱,二等圜一尺。
团圞似月明,中嵌蓝田璧。
汉宫既为烬,耕夫破荆棘。
得此一规铜,尚是西京迹。
莫问仓琅门,春燕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