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作》
《病中作》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古风

此疾从何生,形容遽憔悴。

默默求其端,体弱易为致。

始受寒热攻,恍然若沉醉。

兀坐强自持,倒卧终不寐。

朝闻树间蝉,意觉秋风至。

夜窗月逾明,悲蛩搅情思。

尝窥卫生术,吐纳运六气。

呼童具杵臼,稍复亲药饵。

今辰眼忽明,展书识文字。

起绕中庭行,两足如重膇。

况逢亢阳灾,高旻尚炎炽。

粳稻化为茅,粝食恐不备。

一身固多患,又复念时事。

不到无生域,空为有形累。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病中作》,由明代僧人释宗泐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因病而身体迅速消瘦、精神萎靡的状态,以及在病痛中的种种感受和思考。

首句“此疾从何生,形容遽憔悴”,开篇即点出病因与外在表现,表达了对疾病来源的疑惑和身体快速衰弱的无奈。接着,“默默求其端,体弱易为致”两句,透露出诗人试图寻找病因的努力,同时也暗示了疾病的不易察觉与身体的脆弱。

“始受寒热攻,恍然若沉醉”形象地描绘了病痛发作时的不适感,仿佛陷入了一种混沌不清的状态。“兀坐强自持,倒卧终不寐”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挣扎与无助,即使勉强坐着也难以保持清醒,最终只能倒卧无法入眠。

“朝闻树间蝉,意觉秋风至。夜窗月逾明,悲蛩搅情思”四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清晨听到蝉鸣,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夜晚窗外明亮的月光,加上蟋蟀的叫声,更增添了诗人的悲伤情绪。

“尝窥卫生术,吐纳运六气。呼童具杵臼,稍复亲药饵”表明诗人尝试通过养生之道和药物治疗来对抗病魔,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今辰眼忽明,展书识文字。起绕中庭行,两足如重膇”描述了诗人病情有所好转,能够重新阅读书籍,甚至在庭院中散步,但双脚仍感到沉重,暗示恢复过程的缓慢与艰难。

最后,“况逢亢阳灾,高旻尚炎炽。粳稻化为茅,粝食恐不备”表达了诗人对恶劣天气和生活困境的担忧,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深切感慨。面对疾病的折磨和生活的挑战,诗人不仅关注自身的健康,还忧虑社会的时事,体现了其深刻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病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健康、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绝·其五

西园闻道径封苔,落落髯仙去不回。

安石中年离索意,吾徒笑口且频开。

(0)

杨秀才书屋有墨竹一枝为其添补数叶五绝·其四

莫惊绿叶衬玄霜,更上幽人白玉堂。

为与苍官论久要,笔端应借远烟香。

(0)

再和·其四

埋玉腰间觅性宗,儒冠谋道有谁同。

笔尖冻折新诗就,但可徒收翰墨功。

(0)

碧泉书院偶书花木所有七首·其三

武陵春色片云红,红绽功归暖日烘。

青帝也应长作主,莫教随水又随风。

(0)

偶书四首·其三

独坐千峰下,偶马起徘徊。

有谁相共笑,遥见隔溪梅。

(0)

和马大夫辟佛五首·其二

诸子随流本既分,西天更有一般僧。

高谈性命称仁者,支遁悠悠莫可凭。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