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惊绿叶衬玄霜,更上幽人白玉堂。
为与苍官论久要,笔端应借远烟香。
莫惊绿叶衬玄霜,更上幽人白玉堂。
为与苍官论久要,笔端应借远烟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莫惊绿叶衬玄霜",诗人提醒观者不要惊扰那翠绿的竹叶与墨色的竹干相映成趣的景象,暗示了书屋主人对环境清雅的追求。"更上幽人白玉堂",进一步强调书屋主人杨秀才的高洁品性,将他的居所比作白玉堂,象征其清高脱俗的生活格调。
"为与苍官论久要",这里的"苍官"通常指竹子,诗人借此表达杨秀才与竹子有着深厚的默契和长久的情感交流,仿佛他们在谈论着人生的哲理和志向。"笔端应借远烟香",通过想象杨秀才提笔作画时,仿佛能从远方的烟霞中汲取灵感,赋予墨竹更深的意蕴和香气,展现了他艺术创作的灵动与高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竹为主题,赞美了杨秀才的高洁情操和艺术才华,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我昔维舟东上潭,见君家住岐阳南。
门垂栗里先生柳,身著柏台从事衫。
前年寄诗沙头道,去年期我山中庵。
匹马今朝又离别,斗酒何年共笑谈。
今去皇州霜正落,况逢淮树叶初酣。
吴女当垆卷细袖,白门烧酒破红柑。
人人尽道山公好,于尔长林无不堪。
客有佩长剑,行趋骠骑营。
入门拜旌节,冰玉仍双清。
门前系著青丝骑,冬青吹花香拂袂。
上马谁怜矍铄翁,东床正忆风流婿。
军中置酒气偏豪,红烛金杯虎帐高。
奴子平头摇羽扇,美人纤手送车螯。
家临帝苑长淮树,芳草萋萋望乡处。
又逢海水动离情,却指芝城是归路。
芝城梅水接蛮烟,两地惊心惜别筵。
自愧临行无可赠,何人更有绕朝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