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膏继晷且穷年,荣悴他时却在天。
莫把光阴虚度了,吾徒耕道若耕田。
焚膏继晷且穷年,荣悴他时却在天。
莫把光阴虚度了,吾徒耕道若耕田。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孙应符的作品,名为《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舍书示及门之作(其二)》。诗中通过对光阴虚度与耕道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宝贵、不应空耗,以及学习道理如同耕田需勤勉的深刻认识。
"焚膏继晷且穷年"一句,意在形象地描绘时间流逝的速度。"荣悴他时却在天"则表达了对过往荣耀与衰败无常的感慨。"莫把光阴虚度了"是作者对于珍惜时间的呼吁,而"吾徒耕道若耕田"则通过比喻,强调学习和修养(耕道)应如同农夫耕作那样勤勉不息。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蕴深长,体现了作者对于时间的珍视和对知识修养的重视。同时,它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