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林寺》
《西林寺》全文
宋 / 陈舜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东林移宿过西林,风霭萧萧结暝阴。

随处水声喧屐齿,傍人山色上衣襟。

道于尘土知无用,乐在云泉亦损心。

拟付离骚与猿鸟,樵苏应怪久登临。

(0)
注释
东林:东林寺。
西林:西林寺。
风霭:风中的雾气。
暝阴:夜幕降临。
水声喧屐齿:水声潺潺,像在鞋底回响。
山色上衣襟:山色映入眼帘,仿佛染在衣服上。
尘土:世俗尘埃。
云泉:山水云雾。
损心:难以平息内心。
离骚:古代诗人屈原的《离骚》。
猿鸟:山中的猿猴和鸟类。
樵苏:砍柴和采薪的人。
怪:感到惊讶。
久登临:长久以来的登高眺望。
翻译
我从东林寺移居到西林寺,风中雾气弥漫,夜幕降临,景色凄清。
沿途水声潺潺,如同鞋底踏过石板,山水之色映入眼帘,仿佛染上了衣襟。
在世俗中,我知道自己的追求无用,纵享山水之乐也难以平息内心的忧虑。
我打算把这份情感寄托给猿鸟,它们或许会惊讶我长久以来的登高望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西林寺》,描绘了诗人从东林寺移宿至西林寺途中所见的景象。首句“东林移宿过西林”,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行踪,暗示旅程的转换。接下来,“风霭萧萧结暝阴”描绘出傍晚时分,风起云涌,天色昏暗的氛围。

“随处水声喧屐齿”通过水声的嘈杂,展现了环境的幽静和诗人步履的轻快,以动衬静。而“傍人山色上衣襟”则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山色仿佛攀上诗人的衣襟,形象生动地传达出山景的秀美和诗人内心的沉浸。

“道于尘土知无用,乐在云泉亦损心”两句,诗人感慨人生在世,功名利禄皆为尘土,唯有自然山水才能带来真正的乐趣,然而这种乐趣又似乎带有些许无奈和自嘲。

最后,“拟付离骚与猿鸟,樵苏应怪久登临”表达了诗人想将心中的情感寄托给自然界的猿鸟和樵夫农夫,他们或许会惊讶诗人长久以来的游历和沉思。整首诗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舜俞
朝代:宋

(?—1072)宋湖州乌程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反对“青苗法”,疏谓其法乃“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等。
猜你喜欢

惆怅·其二

昨朝仙佩下江皋,赠我丁香百结绦。

似诉隐肠难解系,不辞纤手为亲缫。

缠绵正好笼梳发,宛转何从落剪刀。

一线深恩重挂起,鬓丝撩乱玉频搔。

(0)

静志

有时欢笑有时颦,毕竟相亲可算亲。

爱极并忘容绝代,情深始觉礼拘人。

生生世世卿怜我,暮暮朝朝女是神。

不及画栏东畔树,花开常傍鬓边春。

(0)

夜雨呈同志

雨中灯火夜堂深,无限闲愁损客心。

献玉不逢经两刖,屠龙学得破千金。

生逢邓禹应相笑,老学南阳只漫吟。

满目风尘双短鬓,为谁萧索不胜簪。

(0)

西苑宫词二十四首有序·其二十二

颂美扬休锦绣香,柘黄新帕盖青箱。

内中书法人间别,寿字能兼数字长。

(0)

秋夜思友

琴尊久寂寞,常忆故人驩。

不待飞霜雪,蘼芜此夕寒。

(0)

堤柳

大堤千树柳,尽是故倡家。

憨态向谁好,柔枝空复斜。

掌中身似燕,钗畔髻如鸦。

遮莫思张绪,无心折杏花。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