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佳月独游垂虹亭有怀胡完夫苏子瞻钱安道·其一胡完夫》
《中秋佳月独游垂虹亭有怀胡完夫苏子瞻钱安道·其一胡完夫》全文
宋 / 陈舜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五湖人住觉天宽,有月清秋似广寒。

玉鉴光中数毛发,长虹背上倚阑干。

栖鸦误晓啼还住,白露沾衣湿又乾。

借问姑苏胡别驾,簿书灯火共谁看。

(0)
翻译
在西湖边居住的人感觉天空格外开阔,秋天的月色如广寒宫般清澈。
在明亮如玉的湖面照耀下,能看到自己头上的毫发,背靠着长虹似的拱桥栏杆欣赏风景。
栖息的乌鸦误以为天还没亮,啼叫过后又安静下来,白露打湿了衣服,一会儿又干了。
我想问问姑苏的胡别驾,他在灯下翻阅公文与谁共享这夜晚时光?
注释
五湖人:指西湖边的人。
觉天宽:感觉天空开阔。
广寒:指月亮明亮如广寒宫。
玉鉴:比喻明亮的湖面。
栖鸦:栖息的乌鸦。
姑苏:古地名,今江苏苏州。
簿书:公文、账册。
灯火:夜晚的灯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舜俞在中秋佳节独游垂虹亭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五湖人住觉天宽”展现了诗人身处湖边,心境开阔,仿佛天地更为辽阔。"有月清秋似广寒"则点出明亮的秋月,如广寒宫般清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

"玉鉴光中数毛发"运用比喻,将月光比作镜子,诗人细致地观察自己在月光下的影子,流露出孤独但自省的意味。"长虹背上倚阑干"进一步描绘诗人倚靠亭栏,凝视着夜空中的长虹,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栖鸦误晓啼还住"写夜晚栖息的乌鸦因误解拂晓而继续啼叫,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无眠。"白露沾衣湿又乾"则通过白露的湿润与干燥变化,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借问姑苏胡别驾,簿书灯火共谁看"以询问友人胡完夫和苏子瞻,他们是否也在这样的夜晚独自面对簿书灯火,深化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忙碌生活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垂虹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中秋节独游时的孤独与怀人之情。

作者介绍

陈舜俞
朝代:宋

(?—1072)宋湖州乌程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反对“青苗法”,疏谓其法乃“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等。
猜你喜欢

答黄府女孙

一曲临风值万金,如何难买玉人心。

君如解得相如意,比似金徽恨更深。

(0)

谒梅都官墓·其一

百年诗老卧空山,犹忆当时语带酸。

赢得儿童唤夫子,可怜名位祇都官。

手编新史唐文备,骨立残碑汉籀漫。

落日牛羊上丘陇,草埋翁仲独峨冠。

(0)

题姮娥图

谁道姮娥是羿妻,桂花香露湿云衣。

翻然跃入清虚府,不□人间有别离。

(0)

句·其六

主人留客醉,酒美蟹螯肥。

(0)

大涤洞天留题

持杯睥睨不逾时,一派寒声落翠微。

蛟室倒翻珠乱跃,琼田耕破玉纷飞。

壮怀摇动频扶槛,溅沫飘零欲湿衣。

绕涧更须林荫密,呼尊重约扣岩扉。

(0)

题灵岩

马烦箠策车驰毂,终岁尘劳常碌碌。

喜闻岩寺在山中,路转清溪入幽谷。

乍行山口疑洞天,穷深一上翻平田。

千层台殿隐林木,四面石壁生云烟。

山僧迎门笑相揖,为语祖师存德迹。

屈指于今八百年,已在西来达摩前。

鹤鸣飞止黄金地,锡杖涌起清凉泉。

境称尚绝名天下,天台石桥乃其亚。

千峰不改岁寒时,一水最怜秋月夜。

半生游学颇艰辛,且向空山老此身。

也知方丈安禅处,解笑东西南北人。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