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堤东去路漫漫,与客联镳纵大观。
草木近浮梁苑阔,烟霞平入楚天宽。
清风细细催蝉韵,爽气飘飘近马鞍。
行到扶沟询旧俗,大贤千古仰高山。
古堤东去路漫漫,与客联镳纵大观。
草木近浮梁苑阔,烟霞平入楚天宽。
清风细细催蝉韵,爽气飘飘近马鞍。
行到扶沟询旧俗,大贤千古仰高山。
这首《扶沟道中》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扶沟道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首句“古堤东去路漫漫”,开篇即以“古堤”点出地点,以“东去”和“漫漫”描绘出道路的古老和漫长,营造出一种悠远的历史氛围。接着,“与客联镳纵大观”一句,通过“与客”二字,展现了一幅友人同行、共赏美景的画面,其中“联镳”一词生动地描绘了众人并肩而行的情景,体现了旅途中的欢愉与和谐。
“草木近浮梁苑阔,烟霞平入楚天宽”两句,进一步展开对沿途景色的描绘。前句“草木近浮梁苑阔”以“近”字强调了眼前景象的亲近感,以“浮梁”借指远处的山峦,通过“苑阔”描绘出一片广阔的视野,展现出大自然的辽阔与生机。后句“烟霞平入楚天宽”则以“烟霞”象征着云雾缭绕的景象,与“平入楚天宽”相呼应,不仅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开阔与宁静。
“清风细细催蝉韵,爽气飘飘近马鞍”两句,将笔触转向对自然声音的捕捉和感受。通过“清风”与“蝉韵”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而“爽气飘飘近马鞍”则以“爽气”形容空气的清新,与“马鞍”相连,既表现了旅途的轻松愉悦,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与速度的向往。
最后,“行到扶沟询旧俗,大贤千古仰高山”两句,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通过“行到扶沟”这一行动,引出了对当地风俗的探寻,而“大贤千古仰高山”则以“大贤”象征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通过“千古仰高山”表达了对这些人物及其精神的崇敬与追思。
综上所述,《扶沟道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更蕴含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情怀与审美追求。
树头扑扑乱鸦飞,小叔敲门昏晚归。
今年输租足官布,机中馀剩有冬衣。
唤妇下厨儿宰鸭,言语欣欣笑相答。
阿婆点灯翁领孙,长幼团栾举杯酌。
君不见有身莫作城市人,分门割户终日论。
钱高北斗谊若薄,看来何似田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