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扶沟道中》
《扶沟道中》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古堤东去路漫漫,与客联镳纵大观。

草木近浮梁苑阔,烟霞平入楚天宽。

清风细细催蝉韵,爽气飘飘近马鞍。

行到扶沟询旧俗,大贤千古仰高山。

(0)
鉴赏

这首《扶沟道中》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扶沟道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首句“古堤东去路漫漫”,开篇即以“古堤”点出地点,以“东去”和“漫漫”描绘出道路的古老和漫长,营造出一种悠远的历史氛围。接着,“与客联镳纵大观”一句,通过“与客”二字,展现了一幅友人同行、共赏美景的画面,其中“联镳”一词生动地描绘了众人并肩而行的情景,体现了旅途中的欢愉与和谐。

“草木近浮梁苑阔,烟霞平入楚天宽”两句,进一步展开对沿途景色的描绘。前句“草木近浮梁苑阔”以“近”字强调了眼前景象的亲近感,以“浮梁”借指远处的山峦,通过“苑阔”描绘出一片广阔的视野,展现出大自然的辽阔与生机。后句“烟霞平入楚天宽”则以“烟霞”象征着云雾缭绕的景象,与“平入楚天宽”相呼应,不仅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开阔与宁静。

“清风细细催蝉韵,爽气飘飘近马鞍”两句,将笔触转向对自然声音的捕捉和感受。通过“清风”与“蝉韵”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而“爽气飘飘近马鞍”则以“爽气”形容空气的清新,与“马鞍”相连,既表现了旅途的轻松愉悦,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与速度的向往。

最后,“行到扶沟询旧俗,大贤千古仰高山”两句,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通过“行到扶沟”这一行动,引出了对当地风俗的探寻,而“大贤千古仰高山”则以“大贤”象征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通过“千古仰高山”表达了对这些人物及其精神的崇敬与追思。

综上所述,《扶沟道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更蕴含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情怀与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双溪夕照

溪分燕尾流,中洲吐龙舌。

落日飙彩虹,飞梁影横截。

凭阑且迟留,东望待出月。

(0)

真如雪霁

祗园雨瑶花,窣堵削寒玉。

峥嵘耸层霄,皓彩炫晴旭。

变幻境非真,忻然寄遥瞩。

(0)

题云林溪亭山色二首·其二

白发云林老画师,一生辛苦竟谁知。

何须更上峰头望,满目清秋满目诗。

(0)

武塘十咏·其七吴氏义塾

儿童父老尚弦歌,共感吴门惠泽多。

今日文风俱扫地,尽抛礼乐事干戈。

(0)

百哀诗·其四十杞楚材

杞老缁衣流,肤硕眼双碧。

云翮鹰绊鞲,霜蹄骥縻枥。

学欲排词林,身不縳禅寂。

悽其一龛灯,袈裟挂尘壁。

(0)

田家行

树头扑扑乱鸦飞,小叔敲门昏晚归。

今年输租足官布,机中馀剩有冬衣。

唤妇下厨儿宰鸭,言语欣欣笑相答。

阿婆点灯翁领孙,长幼团栾举杯酌。

君不见有身莫作城市人,分门割户终日论。

钱高北斗谊若薄,看来何似田家贫。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