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山水丽,中田岁事丰。
时贞文物粲,道合朋辈同。
济济众君子,班坐荫青松。
回洲环偃月,丹林结綵虹。
翔鸥方矫矫,鸣雁亦嗈嗈。
即趣情已展,染翰思弥工。
予亦幽栖者,缨冠朝北宫。
披图诵佳咏,邈尔想高风。
南州山水丽,中田岁事丰。
时贞文物粲,道合朋辈同。
济济众君子,班坐荫青松。
回洲环偃月,丹林结綵虹。
翔鸥方矫矫,鸣雁亦嗈嗈。
即趣情已展,染翰思弥工。
予亦幽栖者,缨冠朝北宫。
披图诵佳咏,邈尔想高风。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山水画卷,展现了南州的秀丽风光与丰收之景。诗人以“南州山水丽,中田岁事丰”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随后通过“时贞文物粲,道合朋辈同”两句,不仅赞美了当地的文华昌盛,也强调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济济众君子,班坐荫青松”描绘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君子齐聚一堂,共赏自然美景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庄重的氛围。
“回洲环偃月,丹林结綵虹”两行诗,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弯曲的洲岛比作偃月,红艳的树林则如同彩虹般绚烂,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多彩。紧接着,“翔鸥方矫矫,鸣雁亦嗈嗈”描绘了空中飞翔的鸥鸟与雁群,动静结合,更添一份生机与活力。
“即趣情已展,染翰思弥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深刻感受以及创作的灵感,暗示了艺术创作与自然美的紧密联系。最后,“予亦幽栖者,缨冠朝北宫。披图诵佳咏,邈尔想高风”则透露出诗人虽为隐居之人,但依然心系朝廷,对高洁之风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山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品格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
老将垂金甲,阏支着锦裘。
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
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
龙楼光曙景,鲁馆启朝扉。
艳日浓妆影,低星降婺辉。
玉庭浮瑞色,银榜藻祥徽。
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旂。
雕轩回翠陌,宝驾归丹殿。
鸣珠佩晓衣,镂璧轮开扇。
华冠列绮筵,兰醑申芳宴。
环阶凤乐陈,玳席珍羞荐。
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尘。
欢凝欢懿戚,庆叶庆初姻。
暑阑炎气息,凉早吹疏频。
方期六合泰,共赏万年春。
登第久无缘,归情思渺然。
艺惭公道日,身贱太平年。
未识笙歌乐,虚逢岁月迁。
羁怀吟独苦,愁眼愧花妍。
求达非荣己,修辞欲继先。
秦城春十二,吴苑路三千。
茅屋山岚入,柴门海浪连。
遥心犹送雁,归梦不离船。
时节思家夜,风霜作客天。
庭闱乖旦暮,兄弟阻团圆。
朝乏新知己,村荒旧业田。
受恩期望外,效死誓生前。
愿察为裘意,彷徉和角篇。
恳情今吐尽,万一冀哀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