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
老将垂金甲,阏支着锦裘。
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
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
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
老将垂金甲,阏支着锦裘。
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
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将军在边塞上巡视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将军装扮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苍凉与孤独,以及老将军内心的忧愁。诗中“蕃军傍塞游”一句直接设置了边塞的氛围,"代马喷风秋"则通过对马匹呼啸声的描写,传达了秋天草原上的荒凉之感。
老将军的形象在“老将垂金甲,阏支着锦裘”中得到了强调,他身穿华丽的锦衣,但这种装扮并未驱散他内心的忧愁。"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则是对军事装备的描写,雕戈指的是古代兵器上的装饰,红旆则是军旗,用以表明老将军的威严和军事地位。
诗歌后半部分“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则转向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日暮天山下"设定了黄昏时分的边塞之景,而"鸣笳汉使愁"则是通过老将军对远方鸣笳声(古代一种用来报警或传递消息的乐器)的感受,表达他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思念。
整首诗语言质朴,但情感真挚,意境苍茫。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刻画,以及老将军复杂情感的描摹,诗人成功地传递了边塞军人的孤独与忧愁,以及他们对于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县东有一境,号曰罗汉门。
此地称粤区,贼伺为巢屯。
陂头既败北,兔窟营孔殷。
爰集三千旅,旌旂飏风云。
伊谁献此策,苏逆计超群。
扬威齐奋武,一战弃甲奔。
乃复持两端,擒渠约官军。
嗟嗟苏大哥,狡猾犹如鼢。
原来豆变子,众唾不堪闻。
庭东一树桃,庭西数竿竹。
桃花春既秾,篱笋夏初绿。
爰有幽隐人,对之作迈轴。
桃竹向时荣,斯人甘淡薄。
饮露餍晨蔬,采摘不盈掬。
可当黄绮芝,霞炊石火熟。
可当夷齐薇,云煨青山斸。
鸿飞远冥冥,寥廓无曲局。
莫食田间粱,谁能任拘束。
所以君子修,清操常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