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拾得·其五》
《拾得·其五》全文
清 / 黄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蚕丝无力烛成灰,鹦母频呼首懒回。

峡雨难拘龙变化,空花深累蝶追陪。

珠膏翠釜煎阴海,玉面丹炉避劫雷。

薄命文姬谁赎取,不如青冢镇崔嵬。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首句“蚕丝无力烛成灰”以蚕丝和蜡烛的比喻,象征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暗示生命的消逝如同烛光的熄灭,无力挽回。接着,“鹦母频呼首懒回”通过鹦鹉的频繁呼唤与慵懒回应,隐喻了生命中难以抗拒的宿命感,即使呼唤也难以改变现状。

“峡雨难拘龙变化,空花深累蝶追陪”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风雨中的龙难以被束缚,象征着命运的不可预测;而空中的花朵吸引蝴蝶追逐,却无法真正留住,暗喻了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珠膏翠釜煎阴海,玉面丹炉避劫雷”则将视角转向更深层次的生命体验。珠膏与翠釜、玉面与丹炉,分别代表了物质与精神的追求,而“煎阴海”与“避劫雷”则暗示了在追求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逃避。

最后,“薄命文姬谁赎取,不如青冢镇崔嵬”以历史人物蔡文姬为例,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蔡文姬一生多舛,最终葬于青冢,成为后世哀悼的对象。诗人在此处提出疑问,谁能够为她赎取薄命?不如让她的墓冢成为永恒的纪念,镇守在崇山峻岭之间。这不仅是对蔡文姬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是对所有遭受不幸者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历史的描绘,展现了对生命脆弱、无常以及命运不公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人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望蓬莱.罗公上树隔环墙乞词

马风子,不悟坏修行。

虽在环墙居处稳,诗词引出假声名。惹得不安宁。

夸伶俐,却是不惺惺。

自愧隐身身不密,空成潦倒白头生。怎得赴蓬瀛。

(0)

苏幕遮.劝李哥

羊儿皮,虎儿质。害物心机,尽夜无宁息。

虽恶肯将儿子食。休逞威风,真性宜调习。

亲非亲,识非识。云水清闲,内外常游历。

日用三餐凭乞觅。灭尽无明,便是波罗蜜。

(0)

长相思

遇重阳。牧青羊。不著虚名远远扬。惟修性日旸。

慕荀扬。乐飘扬。豁豁洋洋豁豁洋。通玄风害佯。

(0)

喜迁莺

顿消缘虑。觉梦蝶劳生,鹑居蓬户。

饭蚁醯鸡,尘衫风帽,赢得百年虚度。

利如断霞残照,名若落花飞絮。岂坚固。

似风中秉烛,枝头垂露。谁悟。独归去。

收拾水云,高卧曹溪路。

竹外流泉,篱边丛菊,妆点野棠闲趣。

五柳槛前吟醉,一笑人间今古。欲分付。

叹烟波渺渺,知音何处。

(0)

送杨仲博归蜀

江头送客雪初晴,木叶脱尽山空明。

天高地迥著行客,昂昂野鹤相似清。

晓空霜唳三两声,扶木枝上阳乌惊。

岂无枯蚓若残粒,宁肯俛首鸡鹜争。

伊人伊人此为客,不是伊人招不得。

固有比邻不往来,那能万里相追逐。

泸涪江上初戒舟,荆江夏簟赤壁秋。

长江镜滑无纤滓,致君肝鬲尔许侔。

竟成何事客先发,赢得满头桩岁月。

丈夫身在复何忧,莫作无相见期别。

(0)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十二

沛宫魂魄只思归,不道苍梧与会稽。

帝后精神天陟降,宁分南北与东西。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