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消缘虑。觉梦蝶劳生,鹑居蓬户。
饭蚁醯鸡,尘衫风帽,赢得百年虚度。
利如断霞残照,名若落花飞絮。岂坚固。
似风中秉烛,枝头垂露。谁悟。独归去。
收拾水云,高卧曹溪路。
竹外流泉,篱边丛菊,妆点野棠闲趣。
五柳槛前吟醉,一笑人间今古。欲分付。
叹烟波渺渺,知音何处。
顿消缘虑。觉梦蝶劳生,鹑居蓬户。
饭蚁醯鸡,尘衫风帽,赢得百年虚度。
利如断霞残照,名若落花飞絮。岂坚固。
似风中秉烛,枝头垂露。谁悟。独归去。
收拾水云,高卧曹溪路。
竹外流泉,篱边丛菊,妆点野棠闲趣。
五柳槛前吟醉,一笑人间今古。欲分付。
叹烟波渺渺,知音何处。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喜迁莺》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追求隐逸生活的画面。开篇“顿消缘虑”四字,传达出主人公在瞬间放下尘世忧虑的豁然心境。接下来通过“梦蝶劳生”和“鹑居蓬户”的比喻,表达了对纷扰人生的厌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饭蚁醯鸡”形容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尘衫风帽”则暗示了朴素的装扮,诗人借此表达对虚度光阴的反思。“利如断霞残照,名若落花飞絮”,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揭示了名利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诗人以“风中秉烛,枝头垂露”形象地描绘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强调了及时寻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进入下片,诗人选择“独归去”,回归山水之间,过着“收拾水云,高卧曹溪路”的闲适生活。他欣赏“竹外流泉”、“篱边丛菊”和“野棠闲趣”,寓情于景,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自在。在“五柳槛前吟醉”中,诗人借陶渊明自比,笑看人间古今变迁,体现出超脱物外的洒脱。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欲分付。叹烟波渺渺,知音何处。”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深深眷恋。整首词以隐逸生活为背景,寄寓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展现出元代文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追求。
任城百雉何突兀,城边古道层楼出。
楼上仙人去不还,杨柳芙蓉自披拂。
清平奏曲是何年,天子呼来尚醉眠。
何如采石矶头夜,捉月骑鲸飞上天。
天边明月依然在,清光夜夜生沧海。
玉楼高处几经春,虬龙何日洒飞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