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时争上塔,乘月复登台。
地尽中原入,天空秋色来。
望乡番恨雁,有菊且衔杯。
却忆龙山帽,徒增醉者哀。
赏时争上塔,乘月复登台。
地尽中原入,天空秋色来。
望乡番恨雁,有菊且衔杯。
却忆龙山帽,徒增醉者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九日上方寺二首(其一)》中的一联,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赏景的情景。首句“赏时争上塔”写出了人们在佳节之际争相登高塔的热闹景象,体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人们对美好秋色的向往。次句“乘月复登台”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登高望远的画面,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地尽中原入,天空秋色来”两句,通过空间的开阔和视野的延伸,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秋天的辽阔和深远被生动地表现出来。接着,“望乡番恨雁”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看到南飞的大雁,更添离愁别绪。
最后两句“有菊且衔杯”和“却忆龙山帽”,借菊花和龙山帽(可能指代隐逸生活)表达诗人的情感。在饮酒赏菊的同时,诗人回忆起过去的隐逸生活,但如今身处尘世,只能徒增醉者的哀愁,流露出淡淡的哀伤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重阳登高的习俗,以及诗人对故乡和隐逸生活的怀念,具有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人文情感。
两宫龙驭,后先一日宾天,溯我太后警跸热河,只受文宗顾命,鸿图展布,眷諟冲龄,适当逆发袅张,方殷讨伐,时复羌捻披猖,苗回踵獗,悉赖帘垂擗画,封疆竞奏肃清,亦越穆宗升遐,今大行皇上入承正统,西域番酋倡乱,由是而俄而佛而米而独而倭,外侮内讧,海航四辟,致非几冒贡,殚厥宵旰忧勤,然事势即艰,生计即蹙,毕竟远犹宸断,次第仿兴要素,渐有成功,尤幸继绪勋华,敦崇仁孝,举朝纲国纪,恪遵懿训敷施,顺德简帝心,遂得臻卅四载恭己无为之郅治;
双诰鳄惊,感召全球吁地,愧藐孤臣世践中土,累戴王室帡幪,燕息居诸,思何报称,凡在食毛离。
《湖北尚忠学堂挽慈禧光绪联》【清·待考】两宫龙驭,后先一日宾天,溯我太后警跸热河,只受文宗顾命,鸿图展布,眷諟冲龄,适当逆发袅张,方殷讨伐,时复羌捻披猖,苗回踵獗,悉赖帘垂擗画,封疆竞奏肃清,亦越穆宗升遐,今大行皇上入承正统,西域番酋倡乱,由是而俄而佛而米而独而倭,外侮内讧,海航四辟,致非几冒贡,殚厥宵旰忧勤,然事势即艰,生计即蹙,毕竟远犹宸断,次第仿兴要素,渐有成功,尤幸继绪勋华,敦崇仁孝,举朝纲国纪,恪遵懿训敷施,顺德简帝心,遂得臻卅四载恭己无为之郅治;双诰鳄惊,感召全球吁地,愧藐孤臣世践中土,累戴王室帡幪,燕息居诸,思何报称,凡在食毛离。
https://shici.929r.com/shici/sq4LCFfIh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