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儿皮,虎儿质。害物心机,尽夜无宁息。
虽恶肯将儿子食。休逞威风,真性宜调习。
亲非亲,识非识。云水清闲,内外常游历。
日用三餐凭乞觅。灭尽无明,便是波罗蜜。
羊儿皮,虎儿质。害物心机,尽夜无宁息。
虽恶肯将儿子食。休逞威风,真性宜调习。
亲非亲,识非识。云水清闲,内外常游历。
日用三餐凭乞觅。灭尽无明,便是波罗蜜。
这首元代马钰的《苏幕遮·劝李哥》是一首寓言式的词,以动物形象来劝诫人生态度。"羊儿皮,虎儿质"描绘了一个人表面温顺内心却潜藏凶猛的性格,暗示李哥可能有着善良的外表但行为上有些过于狠心。"害物心机,尽夜无宁息"批评了他的不良用心和不择手段的行为,劝告他夜晚也不能安宁,生活不得平静。
接下来的几句,词人指出即使李哥再凶狠,也不应伤害至亲,"虽恶肯将儿子食",这是对亲情的强调,希望他能反思自己的行为。"休逞威风,真性宜调习",建议他收敛威势,回归本性,通过自我修养来改变。
"亲非亲,识非识",意指人际关系并非仅限于血缘,真正的理解和认识是超越表面的。"云水清闲,内外常游历",鼓励他像云水般自由自在,内外兼修,不断探索和提升自己。
最后两句"日用三餐凭乞觅。灭尽无明,便是波罗蜜",以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比喻修行过程,劝导李哥去除心中的迷惑(无明),达到智慧的彼岸(波罗蜜),即佛教中所说的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生动的比喻和劝诫的方式,引导李哥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求内心的和谐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