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悬董画,摘取以为名。
昆山将田盘,南北何殊争。
石激韵冷玉,春松蕤云英。
婉娈信婉娈,远俗惟延清。
望古生遐思,邈焉难抗衡。
堂中悬董画,摘取以为名。
昆山将田盘,南北何殊争。
石激韵冷玉,春松蕤云英。
婉娈信婉娈,远俗惟延清。
望古生遐思,邈焉难抗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婉娈草堂的景象与氛围。首先,诗人以“堂中悬董画,摘取以为名”开篇,巧妙地将董源的画作与草堂相联系,暗示了草堂内装饰的高雅与艺术气息。接着,“昆山将田盘,南北何殊争”,运用比喻手法,将草堂内外的景致进行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也隐含了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思考。
“石激韵冷玉,春松蕤云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草堂周围的环境,石上的水声如同冷玉般清脆悦耳,春日里的松树繁茂,云雾缭绕,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接下来,“婉娈信婉娈,远俗惟延清”则表达了草堂主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即使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雅。
最后,“望古生遐思,邈焉难抗衡”两句,诗人通过遥想古人,引发了深邃的思考,感叹古今之间的距离难以跨越,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婉娈草堂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感悟。
束风吹沙春无色,白日荒荒草痕黑。
驱车不向中原行,藐然大地无空阔。
天低野旷不见路,沙上行人愁日昃。
一驼回首向长城,绝似湖阴孤鹭立。
两年放失江南春,翻从绝漠望乡国。
故人赆别知我贫,语我重来意悽切。
乾坤已更新涕泪,阅世难循旧车辙。
我行万里蚁旋磨,君拥岩疆龙起蛰。
散兵无术绝输挽,穷边例为人弃置。
时艰不作来日计,改弦往往穷儒术。
人间何世我别君,君自忧危我萧瑟。
尘昏跃马一碗泉,聊取甘芳解烦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