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郁孤台寓斋》
《郁孤台寓斋》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檐角一铃呼鸟还,残宵归梦转清閒。

风声到枕思乡树,月色愁人有乱山。

一念可教沧海变,百年真到鬓毛斑。

因循聊作鸿荒想,身在千岩万壑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寓斋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檐角一铃呼鸟还,残宵归梦转清閒。”以檐角的铃声唤回飞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归宿感,即使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仍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回归。残宵的归梦,既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颔联“风声到枕思乡树,月色愁人有乱山。”通过风声和月色的描写,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风声仿佛是吹过故乡的树木,触动着诗人的心弦;而月色下的乱山,则是诗人内心愁绪的投射,山峦起伏,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复杂。

颈联“一念可教沧海变,百年真到鬓毛斑。”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深刻感悟。一个念头足以改变沧海桑田,百年之后,岁月流转,人已老去,两鬓斑白。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感慨,也蕴含着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思考。

尾联“因循聊作鸿荒想,身在千岩万壑间。”诗人以“鸿荒”之想,即对远古世界的想象,来寄托自己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身处千岩万壑之间,既是对外在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隐喻,暗示着诗人虽处险境,但心怀旷达,不为外物所拘。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空间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文人特有的忧郁与哲思。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使北宿留盱眙

浩荡春风吹客愁,谁教杨柳系行舟。

燕然有约终须到,淮水无情只漫流。

蝶弄风光还草草,雁传消息底悠悠。

梨花寒食无多日,且傍南山作胜游。

(0)

连日祷雨犹未应也数语漫述皇恐之意呈簿尉·其一

谁令旱魃逞神奸,怅望西畴一雨悭。

日永六龙方缓辔,天高九虎政当关。

不论赋入今难办,见说流移昔未还。

地上小臣真虮虱,祷祈无效祇惭颜。

(0)

吴守相邀壮观登高坐中出示佳篇因继韵以酬

壮观登临引兴长,黄花亭下未经霜。

江平雁到涵秋影,野旷鸦归带夕阳。

佳节欲酬须酩酊,今年在处说丰穰。

楚云不动淮山碧,且缓笙歌釂羽觞。

(0)

即事·其一

夺得饥民鬼手中,误恩增秩敢言功。

颇闻有意徵黄霸,却坐无书遗子公。

莫我愁眉劳抚字,从渠醉眼乱青红。

床头况有韦编在,消长何妨以数穷。

(0)

用山门记游韵赋酴醾简林子长不蒙宠和岂不复作书生调度耶因以诗督之

袅娜柔条不自持,锁窗深处最相宜。

试教纤手簪双鬓,莫遣新愁上两眉。

子建洛神空有赋,乐天杨柳可无诗。

为君唤起温柔梦,春草池塘日正迟。

(0)

题梅窗啸月图

梅花纸帐梦,耿耿欲宵残。

何处幽人啸,一窗明月寒。

素光流肺腑,清响动岩峦。

拥膝无言语,归来意自欢。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