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得饥民鬼手中,误恩增秩敢言功。
颇闻有意徵黄霸,却坐无书遗子公。
莫我愁眉劳抚字,从渠醉眼乱青红。
床头况有韦编在,消长何妨以数穷。
夺得饥民鬼手中,误恩增秩敢言功。
颇闻有意徵黄霸,却坐无书遗子公。
莫我愁眉劳抚字,从渠醉眼乱青红。
床头况有韦编在,消长何妨以数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的《即事(其一)》,主要通过描绘一个场景来表达诗人的感慨。首句“夺得饥民鬼手中”形象生动,比喻解救饥饿的民众如同从恶势力手中夺回生命,展现了诗人的仁爱之心和责任感。第二句“误恩增秩敢言功”则揭示了诗人谦逊的态度,即使因误打误撞获得了官位,也并不自夸其功。
接下来两句“颇闻有意徵黄霸,却坐无书遗子公”,诗人提到自己听说朝廷有意效仿汉代贤臣黄霸的治理方式,但自己却无书可读,无法直接贡献智慧,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诗人表示不介意自己的愁眉苦脸,也不在乎他人醉眼中的混乱,显示出淡泊名利的品格。
尾联“床头况有韦编在,消长何妨以数穷”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坚守,即使生活困顿,仍有《论语》这样的经典陪伴,暗示他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困境终将得以突破,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