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秋月助光辉,飘泊春风溅客衣。
百尺水晶帘不捲,数峰巫峡雨长飞。
羽觞脩禊行将近,蜡屐登山定不稀。
自恨云岩迹如扫,仗君借眼瞩芳菲。
朦胧秋月助光辉,飘泊春风溅客衣。
百尺水晶帘不捲,数峰巫峡雨长飞。
羽觞脩禊行将近,蜡屐登山定不稀。
自恨云岩迹如扫,仗君借眼瞩芳菲。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月春风、滴水岩畔的静谧景象。首句“朦胧秋月助光辉”以“朦胧”二字勾勒出月色的柔和与朦胧之美,秋月的清辉在这样的夜晚显得尤为动人。次句“飘泊春风溅客衣”则通过春风的轻拂和衣衫被溅湿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微妙感受,仿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微风中的凉意。
接着,“百尺水晶帘不捲”一句,将滴水岩的环境描绘得如同仙境一般,百尺高的水晶帘比喻为瀑布或滴水形成的透明帘幕,未被卷起,暗示着自然界的纯净与宁静。而“数峰巫峡雨长飞”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视线引向远处的山峰,巫峡的雨滴在空中悠然飞舞,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
后四句“羽觞脩禊行将近,蜡屐登山定不稀。自恨云岩迹如扫,仗君借眼瞩芳菲。”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与向往。羽觞脩禊,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在春日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此处借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期待。蜡屐登山,说明了诗人愿意亲自前往欣赏这些美景的决心。然而,最后一句“自恨云岩迹如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同时也寄希望于友人能帮助自己“借眼瞩芳菲”,即通过友人的视角来欣赏这些美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滴水岩独特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汉水扬波洗龙骨,房星堕地天马出。
四蹄蹀躞若流星,两耳尖修如削笔。
天闲十二连青云,生长出入黄金门。
鼓鬃振尾恣偃仰,食粟何以酬主恩。
岂堪碌碌同凡马,长鸣喷沫奚官怕。
入为君王驾鼓车,出为将军静边野。
将军与尔同死生,要令四海无战争,千古万古歌太平。
流水本同源,丛兰亦同根。
匪有薰莸异,而无泾渭分。
余忝高密裔,念君亦闻孙。
礼服既悠远,岁月复驰奔。
相视如路人,莫知卑与尊。
兹晨得良晤,永托为弟昆。
所重骨肉亲,贵贱安足论。
我昔历艰苦,慷慨心欲扪。
八龄失所怙,犹幸慈母存。
鞠育与教诲,天地同深恩。
乱离废旧业,诗礼犹清门。
不敢忝厥祖,佩服先哲言。
为君写衷曲,短笔聊复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