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华山隐者》
《怀华山隐者》全文
唐 / 刘昭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先生入太华,杳杳绝良音。

秋梦有时见,孤云无处寻。

神清峰顶立,衣冷瀑边吟。

应笑干名者,六街尘土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怀huáihuáshānyǐnzhě
táng / liúzhāo

xiānshēngtàihuáyǎoyǎojuéliángyīn
qiūmèngyǒushíjiànyúnchùxún

shénqīngfēngdǐnglěngbiānyín
yìngxiàogānmíngzhěliùjiēchénshēn

翻译
先生进入太华山,失去了往来的佳音。
秋天的梦境偶尔显现,孤独的云朵却无从追寻。
在神清气爽的峰顶独立,身披寒意在瀑布边吟咏。
想必他会嘲笑那些追求名声的人,他们在尘世的六街中迷失深沉。
注释
先生:指代某位有学问或地位的人。
杳杳:形容人迹罕至或信息断绝。
良音:美好的消息或友情。
秋梦:秋天的梦境,可能象征着理想或回忆。
孤云:象征孤独或超脱。
干名:追求名声。
六街:泛指城市中的街道,这里暗指世俗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在华山的生活情景,抒发了对朋友或同道之人的怀念与赞美。开篇“先生入太华,杳杳绝良音”两句,通过“入太华”表达隐逸者的隐居,以及他与世隔绝的状况,“杳杳绝良音”则传递了对这位隐者高洁品格或才艺的赞美。

接着,“秋梦有时见,孤云无处寻”两句,通过“秋梦”表达诗人偶尔在梦中与隐逸者相遇的情境,而“孤云无处寻”则强调了现实中的寻找困难和渺茫感。

第三、四句“神清峰顶立,衣冷瀑边吟”描绘了隐逸者在华山之巅,以清净心性立于高峰之上,即便是寒冷的环境,也不影响他对诗词的吟咏,这些细节展示了隐者的超脱与艺术的追求。

最后,“应笑干名者,六街尘土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顾虚名浮利之人的嘲讽,同时也强调了世间功名如同华山脚下尘土一样平凡和渺小。

这首诗通过对比隐逸者的高洁与世俗的喧嚣,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昭禹
朝代:唐

[约公元九o九年前后在世]字休明,桂阳(今湖南桂阳)人(全唐诗云:一云婺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梁太祖开平中前后在世。少师林宽为诗,不惮风雪。仕楚,累为县令,后署天策府学士,终严州刺史。著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存15首传于世。刘昭禹勤奋好学,早夕吟索诗句,自谓:“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他擅长五言诗,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曾经评论做诗:“五言如四十贤人,著一屠沽不得”,“索句如获五匣,精求必得其宝。”他为人虚心,不忌贤才,一次见到外地人石文德的诗篇,深为叹服,便竭力向马希范推荐,使之亦成为天策府学士。
猜你喜欢

夜坐

驱蚊无术但抓肤,灯火无因暂映书。

半夜西风吹急雨,芭蕉声响竹萧疏。

(0)

红蕉

旧馆彤云谁解赋,朱光绿润感遗芳。

词人自古伤流落,安得移根贡玉堂。

(0)

次子都兄借杨凝式帖韵·其二

前朝惟有杨虚白,心画心声独擅功。

身絷南冠怀洛寺,恨无北客话高嵩。

(0)

建仓解归诗复徐意一二首·其一

恨未澄清尽,孤踪己不安。

缪悠臣罪大,感激上恩宽。

乡国三千里,人心百八盘。

梦归今始验,为我谢言官。

(0)

流泉引

泉涓涓兮出重山,回抱山麓兮入于苍渊。

流来孔多兮自溢于林间,出始一勺兮下合成川。

塍有稻兮垄有黍,聚以时兮令以鼓。

削高增卑兮酾渠络缕,人不爱力兮挥锸如雨。

川流浚兮来无穷,泥五斗兮水一钟。

旱暵则引兮淫潦则通,自今以往兮乐我良农。

礼有经兮岁有蜡,羊豕盈牢兮农舞于社。

椒香桂绿兮云车满野,敬谢有功兮宜奠于泉下。

吾之将归兮星律回秋,告邦人兮导畎浍之常流。

欲泉利之专兮先耘耨之不偷,无忘吾语兮若吾岁之来游。

(0)

郊居五首·其四

岁回秋向闰,九日菊未华。

青青东篱下,强起折还家。

岂无樽中酒,对之空叹嗟。

后日开已晚,弃置今如何。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