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看一叶下凉襟,昨夜商飔初动林。
周史空悬三日令,楚臣已迫四时心。
新来乳雁横霄影,老尽鸣蝉咽露音。
始觉朝清秋易肃,西郊不用更迎金。
朝看一叶下凉襟,昨夜商飔初动林。
周史空悬三日令,楚臣已迫四时心。
新来乳雁横霄影,老尽鸣蝉咽露音。
始觉朝清秋易肃,西郊不用更迎金。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清晨的景象,充满了深邃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朝看一叶下凉襟,昨夜商飔初动林”以一叶飘落的形象开篇,暗示季节的更替,引出秋意的降临。商飔,即商风,指秋季的凉风,此处以“初动林”描绘出风起叶动的生动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颔联“周史空悬三日令,楚臣已迫四时心”运用典故,借历史人物的命运来抒发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周史可能指的是周朝的历史记载,三日令可能是指古代某些特定的政令或仪式,而楚臣则指向楚国的臣子,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当前紧迫感的反思,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
颈联“新来乳雁横霄影,老尽鸣蝉咽露音”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观。乳雁,即幼雁,它们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留下一道道轻盈的影子,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鸣蝉,经历了夏天的热烈,到了秋天逐渐老去,其声音变得低沉,仿佛是生命结束前的回响。这两句通过对比幼雁的活力与老蝉的衰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短暂与岁月沧桑的感慨。
尾联“始觉朝清秋易肃,西郊不用更迎金”总结全诗,点明主题。朝清,早晨的清新,象征着新的开始;秋易肃,秋天的肃杀,预示着季节的转换和生命的终结。西郊不用更迎金,可能是指无需再为收获而忙碌,秋天的到来意味着收获的季节即将过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感悟,流露出一种淡然超脱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立秋时节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生命、季节更替等主题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空翠染云,楚山迥、故人南北。
秀骨冷盈盈,清洗九秋涧绿。
奉车旧畹,料未许、千金轻儥。
浅笑还不语,蔓草罗裙一幅。
素女情多,阿真娇重,唤起空谷。
弄野色烟姿,宜扫怨蛾澹墨。光风入户,媚香倾国。
湘佩寒、幽梦小窗春足。
为春瘦。更瘦如梅花,花应知否。
任枕函云坠,离怀半中酒。
雨声楼阁春寒里,寂寞收灯后。
甚年年、斗草心期,探花时候。娇懒强拈绣。
暗背里相思,闲供晴昼。玉合罗囊,兰膏渍红豆。
舞衣叠损金泥凤,妒折阑干柳。
几多愁、两点天涯远岫。
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
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
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沈沈秋晓。
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般巧。
霜斤不到。汉游仙、相从最早。
皴鳞细雨,层阴藏月,朱弦古调。
问讯东桥,故人南岭,倚天长啸。
待凌霄谢了,山深岁晚,素心才表。
丽景长安人海,避影繁华,结庐深寂。
灯窗雪户,光映夜寒东壁。
心凋鬓改,镂冰刻水,缥简离离,风签索索。
怕遣花虫蠹粉,自采秋芸熏架,香泛纤碧。
更上新梯窈窕,暮山澹著城外色。
旧雨江湖远,问桐阴门巷,燕曾相识。
吟壶天小,不觉翠蓬云隔。
桂斧月宫三万手,计元和通籍。
软红满路,谁聘幽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