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春瘦。更瘦如梅花,花应知否。
任枕函云坠,离怀半中酒。
雨声楼阁春寒里,寂寞收灯后。
甚年年、斗草心期,探花时候。娇懒强拈绣。
暗背里相思,闲供晴昼。玉合罗囊,兰膏渍红豆。
舞衣叠损金泥凤,妒折阑干柳。
几多愁、两点天涯远岫。
为春瘦。更瘦如梅花,花应知否。
任枕函云坠,离怀半中酒。
雨声楼阁春寒里,寂寞收灯后。
甚年年、斗草心期,探花时候。娇懒强拈绣。
暗背里相思,闲供晴昼。玉合罗囊,兰膏渍红豆。
舞衣叠损金泥凤,妒折阑干柳。
几多愁、两点天涯远岫。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探芳信(其三)》,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郁的情感与深切的相思之意。开篇“为春瘦”便设定了全诗的哀艳氛围,通过对春天消瘦的比喻,表达了词人因相思而变得更加瘦弱的状态。
在“更瘦如梅花,花应知否”一句中,作者将自己比作梅花,不仅是因为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盛开,更重要的是梅花象征着孤傲与坚贞,这里暗示了词人对爱情的忠贞和无尽的期待。
“任枕函云坠,离怀半中酒”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沉醉于美好回忆的情感态度。作者宁愿选择留在过去美好的记忆里,即使那是离别之痛,也要用酒来消愁。
“雨声楼阁春寒里,寂寞收灯后”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景象,细雨滴落在空旷的楼阁上,更凸显了词人内心的寂寞与孤单。收灯之后的黑暗,更深化了这种情感。
“甚年年、斗草心期,探花时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美好时刻的向往。在这里,“斗草”象征着词人内心复杂的情感,而“探花时候”则是对美好情感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如“娇懒强拈绣。暗背里相思,闲供晴昼。”通过细腻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展现了词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奈与深藏的相思之情。
最后,“玉合罗囊,兰膏渍红豆。舞衣叠损金泥凤,妒折阑干柳。几多愁、两点天涯远岫。”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哀愁。珍贵的物品如玉合罗囊和兰膏渍红豆,都成为了词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印记。而舞衣上的金泥凤凰、妒折的柳枝,更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尽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深沉而复杂的心境,是一篇情感浓烈、意境幽深的佳作。
珠帘乍卷。漏春光一半。廿四桥烟花恨满。
久伤故国,鸿雁来稀,吴江畔。古艳阳琼花观。
望隋堤一抹,杨柳依依,明月迢迢隔河汉。
露满玉衣秋,夜漏沉沉,催刀尺,伤心肠断。
泪滴金壶红粉怨。偶一梦,到南朝,乱敲银蒜。
念尔玄游者,平生傲散衿。
岩栖遵隐躅,帷下宅书林。
八索钩观妙,三馀撰讨深。
闭关芳草色,遗世紫霞心。
石髓思餐古,源桃欲览今。
迹孤山处屐,情至竹□琴。
炼药年何晚,归泉候易侵。
积家怜有德,贻子羡无金。
此后萧条径,篮舆不复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