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江都恨》
《洞仙歌.江都恨》全文
明 / 夏完淳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珠帘乍卷。漏春光一半。廿四桥烟花恨满。

久伤故国,鸿雁来稀,吴江畔。古艳阳琼花观。

望隋堤一抹,杨柳依依,明月迢迢隔河汉。

露满玉衣秋,夜漏沉沉,催刀尺,伤心肠断。

泪滴金壶红粉怨。偶一梦,到南朝,乱敲银蒜。

(0)
鉴赏

这首《洞仙歌·江都恨》是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词中充满了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开篇“珠帘乍卷。漏春光一半”,以珠帘轻启、春光半露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既明媚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段充满情感与历史感的故事。

“廿四桥烟花恨满。久伤故国,鸿雁来稀,吴江畔。”廿四桥,此处借指扬州的二十四桥,烟花代表繁华与美好,而“恨满”则暗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叹。鸿雁来稀,象征着往日的繁华不再,吴江畔则是地点的提示,将读者带入到特定的历史场景之中。

“古艳阳琼花观。望隋堤一抹,杨柳依依,明月迢迢隔河汉。”这一句通过描绘古代艳丽的琼花观赏地,以及隋堤上杨柳随风摇曳、明月高悬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深远与景色的凄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露满玉衣秋,夜漏沉沉,催刀尺,伤心肠断。”“玉衣”在这里可能是指古代帝王或贵族的葬服,满露的秋意与沉沉的夜漏,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替,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刀尺的催促,暗示着命运的无情与不可逆转,表达了深深的悲痛之情。

“泪滴金壶红粉怨。偶一梦,到南朝,乱敲银蒜。”“泪滴金壶”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哀愁,“红粉怨”则可能是对女性角色的哀叹或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失去。偶一梦,让主人公穿越时空,回到南朝,乱敲银蒜则可能是对过去欢乐时光的追忆或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夏完淳

夏完淳
朝代:明   字:存古   号:小隐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生辰:1631~1647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
猜你喜欢

重登天成寺江山一览阁

晓日万峰幽,重来忆旧游。

空林叶尽落,清磬一声秋。

图画窗中得,烟霞眼底收。

高歌思控鹤,双袖挹浮丘。

(0)

高宗纯皇帝御制平定两金川凯歌三十章乾隆四十一年·其六

成言原有付儿行,一见红旗即奏将。

虽是慈心早知喜,更驰侍卫报山庄。

(0)

圣母皇太后万寿诗·其十七

紫禁春明淑景饶,寿筵高敞奏《箫韶》。

日升瑞气开黄道,云拥祥光映碧霄。

九译欢声歌圣母,千秋乐事际熙朝。

西王应有瑶池祝,青鸟飞来路不遥。

(0)

点绛唇

水院妆残,桐阴满地新凉夜。

湘帘轻下,墙角疏更打。渐近黄昏,明月移花榭。

愁偏惹,佩环休卸,绣鸭熏香麝。

(0)

辊绣球

柳外袅晴丝,正晴日、迟迟停午。

墙头曾见,去年携手,花前欸语。

为伊忘却,绣窗鹦鹉。不奈韶光如许。

对帘箔、几回凝伫。绿酒银灯,甚时欢聚。

归来燕子休迟到,画桥飞絮。

(0)

捣练子

心缕缕,愁踽踽,红颜可逐春归去。

梦中犹殢惜花心,醒来又听催花雨。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