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西感事》
《湖西感事》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湖西使者子,徒步曳双靸。

间关冒烽火,又作湖西客。

潜行问居人,多能语畴昔。

贼献既覆楚,杂部突袁吉。

曩者左家军,众谓可办贼。

偏师渡湖来,寇去兵乃入。

贼所未残掠,靡不恣卤获。

三府萧然虚,城阙盗充斥。

湖西多朝列,左右先皇侧。

云昔豫章守,守郡有成绩。

于今尚见思,不啻我邵伯。

微公救三府,湖西祸滋剧。

爰自司马门,出秉江藩戟。

城经残燹馀,郊外半鸣镝。

喣育此疮夷,抚以登祍席。

市上有赢粮,钤下少虚籍。

奄忽金陵陷,天王委宗袥。

逆桓袭江城,捲甲上彭泽。

抚军弃其师,屡引所部却。

江右昔多贤,顾厨而俊及。

缕金绣降榜,罗拜所屯壁。

列郡知名流,驰书奔络绎。?惟先大夫,秣马厉兵革。

义帜插江干,手草讨贼檄。

万古挟风霜,字字照肝鬲。

天崩地终裂,闽破虔孤立。

三年贡台骨,山寒抱白石。

我行涉赣江,两见弦再易。

欲上川无梁,委顿卧旅室。

昔日使臣邸,胡缨丛赤帻。

其坚两牙旗,犹是义旗帛。

辕门故部曲,卖刀退锄麦。

吞声行城市,洒涕及衢陌。

遗民徒口碑,时禁几潴宅。

凄凉看店火,呜咽梦乡国。

明月入我床,流光射门隙。

苦瓜上盘飧,厮养同晚食。

旧人一杜凤,感旧慰行役。

日闻西昌儆,阻我南征屐。

延伫望虔山,徙倚成头白。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湖西感事》,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湖西地区在战乱中的悲惨景象,以及诗人对这一地区的深切关怀和感慨。

诗开篇即以“湖西使者子”点明地点与人物身份,使者徒步行走,拖着双靸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的艰辛。接着,“间关冒烽火,又作湖西客”,描述了使者穿越战火,再次来到湖西的情景,表现了战乱的频繁与持续。

“贼献既覆楚,杂部突袁吉”两句,通过“覆楚”、“袁吉”等典故,暗示了战乱的背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乱的谴责。接下来,“曩者左家军,众谓可办贼”则提到过去曾有人认为可以平定贼寇,但实际结果却大相径庭,体现了对过去决策的反思。

“偏师渡湖来,寇去兵乃入”描述了军队渡湖作战,最终击败贼寇的情景,但“贼所未残掠,靡不恣卤获”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掠夺,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

“三府萧然虚,城阙盗充斥”描绘了战后湖西地区的荒凉景象,城池空虚,盗贼横行,表现了战乱对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

“湖西多朝列,左右先皇侧”提到了湖西地区的政治地位,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为后文的叙述提供了背景。

“云昔豫章守,守郡有成绩”赞扬了过去豫章守的政绩,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敬仰。“于今尚见思,不啻我邵伯”则表达了对当前治理者的期待与希望。

“微公救三府,湖西祸滋剧”指出某位官员的努力未能阻止湖西地区的灾祸,暗示了治理的艰难与复杂。

“爰自司马门,出秉江藩戟”描述了某位官员离开京城,前往湖西地区担任军事职务,承担起保卫湖西的责任。

“城经残燹馀,郊外半鸣镝”描绘了战后的废墟景象,以及郊外的紧张气氛,表现了战争的持久与激烈。

“喣育此疮夷,抚以登祍席”表达了对战后重建的渴望与努力,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市上有赢粮,钤下少虚籍”描述了战后市场与户籍的恢复情况,反映了社会秩序的逐步恢复。

“奄忽金陵陷,天王委宗袥”提到了金陵的沦陷,以及天子的无奈与放弃,进一步强调了战乱的严重性和广泛性。

“逆桓袭江城,捲甲上彭泽”描述了敌军的进攻,以及对江城的占领,表现了战局的紧迫与紧张。

“抚军弃其师,屡引所部却”提到某位将领放弃军队,多次撤退,反映了指挥决策的失误与混乱。

“江右昔多贤,顾厨而俊及”赞扬了过去的贤能之士,以及当前的杰出人才,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与期待。

“缕金绣降榜,罗拜所屯壁”描述了投降的仪式,以及对投降者的接纳,反映了战后处理战俘的策略。

“列郡知名流,驰书奔络绎”提到各地名流的响应与支持,表现了对治理者的认同与协助。

“惟先大夫,秣马厉兵革”赞扬了某位先人的准备与战斗精神,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

“义帜插江干,手草讨贼檄”描述了某位官员亲自起草讨伐贼寇的檄文,表现了对正义的坚持与行动。

“万古挟风霜,字字照肝鬲”赞扬了檄文的威力与影响力,以及其中蕴含的决心与勇气。

“天崩地终裂,闽破虔孤立”描述了战乱的严重性,以及部分地区被分割与孤立的状态。

“三年贡台骨,山寒抱白石”提到战乱导致的人员伤亡,以及自然环境的寒冷与荒凉。

“我行涉赣江,两见弦再易”描述了诗人在赣江边的行程,以及两次更换弓弦的经历,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艰辛。

“欲上川无梁,委顿卧旅室”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疲惫与无力感。

“昔日使臣邸,胡缨丛赤帻”描述了战前使臣居住的豪华邸宅,与战后的荒凉形成对比。

“其坚两牙旗,犹是义旗帛”赞扬了战旗的坚固与正义,表达了对抵抗侵略者的敬意。

“辕门故部曲,卖刀退锄麦”描述了战后士兵转为民农,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吞声行城市,洒涕及衢陌”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哀悼与对和平的渴望。

“遗民徒口碑,时禁几潴宅”描述了战后遗留的口头传说与被禁止的住宅,反映了历史的记忆与社会的变迁。

“凄凉看店火,呜咽梦乡国”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后凄凉景象的观察与对故乡的思念。

“明月入我床,流光射门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明亮,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苦瓜上盘飧,厮养同晚食”描述了战后生活条件的艰苦,以及与仆人的共餐,体现了共同面对困难的精神。

“旧人一杜凤,感旧慰行役”提到一位名叫杜凤的旧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旅行者的安慰。

“日闻西昌儆,阻我南征屐”描述了西昌的警报,以及诗人因之无法继续南行,表达了对局势的担忧与无奈。

“延伫望虔山,徙倚成头白”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等待与眺望虔山,最终头发变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诗通过对湖西地区战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与正义的强烈渴望。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怀念、对现实的忧虑、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人性光辉的赞美。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齐天乐

芳心不与西风老,花开愁思还又。

帘静初灯,天空有雁,又是凉秋时候。沉阴思酒。

况疏雨过时,故人归后。

独酌欢稀,数枝折得正盈手。看花更惜人瘦。

小池频照影,吟鬓非旧。

叹晚何心,逢秋易感,天意还容孤秀。新寒禁受。

写片影幽娟,露香淋袖。梦冷篱根,年时休暗负。

(0)

齐天乐.新荷

飞红犹湿前宵雨,好春也懒归去。

日潋池心,山摇萍际,夏气先烘晴宇。笛声凄楚。

正倦倚薰风,吹凉前浦。

艳说荷花,焉知结子此心苦。芳讯凭谁为主。

更番催令节,佳期无阻。

掠燕频低,遮鱼未稳,贴水钱钱堪数。愿春小住。

便开晚蔷薇,番风应许。一任菱船,清歌江畔路。

(0)

三姝媚.荻港道中作

斜帆天际小。对萧萧荒陂,尚衔残照。

断塔摇烟,战半林黄叶,似愁难扫。

几点轻沤,应笑我、尘栖茸帽。

故垒西边,霜角吟秋,鬓丝催老。知否萝阴孤啸。

怕闭了哀弦,更添凄悄。

旧约匆匆,问片云凉屿,甚时垂钓。

莫上层楼,人渐远、江南寒早。

一寸相思难寄,征鸿又杳。

(0)

高阳台.甲戌中冬,予有夔州之役。漱泉送予江上,赋此别之

人去天寒,江空岁晚,与君携手层岚。带一分酸。

离心未饮先酣。

十年水驿烟邮惯,奈而今、不是江南。

荡秋魂、一尺荒波,湿了征衫。

桓郎已自伤摇落,问归鸿声里,此别何堪。

短鬓难搔,衰杨一样毵毵。

斜阳尚在孤城角,近黄昏、不见征帆。

待何时、月下幽坊,玉尘重谭。

(0)

江南春

风料峭,月冥濛。波生前渡碧,花谢去年红。

西楼一夜听鶗鴂,春尽重帘閒梦中。

(0)

壶中天.题心巢师春归杖履图

烟萝无恙,问春归几许,幽人先觉。

宛转溪桥晴翠泻,输与閒鸥栖托。

屋借林围,泉因笕引,差可团蒲著。

独随霞往,一襟真想绵邈。

还忆四壁弦歌,东风瓢瞥,旧梦浑如昨。

甚日白田残月里,许我重携松屩。

谢笠冲寒,呼筇溯远,来践琴边约。

南云归晚,故山应有猿鹤。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