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搆杏山田舍雪湖以诗来贺次韵三首奉答·其二》
《新搆杏山田舍雪湖以诗来贺次韵三首奉答·其二》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并湖两眺兀西东,来往登临枉钜公。

云就暝时山顶出,水长流处竹根通。

濯缨古汊聊乘月,振袂高冈或驭风。

新菊满篱花欲吐,采芳颙待一樽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湖景时的复杂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之美。首句“并湖两眺兀西东”,开篇即展现出诗人站在湖边,东西眺望的景象,用“兀”字形象地描绘出湖面的辽阔与深远,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来往登临枉钜公”一句,巧妙地运用了“钜公”这一古代对贤者的尊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过往伟人登临此地的追忆,同时也暗含了自己虽未能与古人比肩,但依然能在此地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和自然的魅力。

“云就暝时山顶出,水长流处竹根通”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暮时分云雾缭绕的山巅与流水潺潺、竹影摇曳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的完美结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濯缨古汊聊乘月,振袂高冈或驭风”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互动,通过“濯缨”(洗发)这一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亲近与欣赏,同时“乘月”、“振袂”、“驭风”等动词的使用,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以及他在自然中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最后,“新菊满篱花欲吐,采芳颙待一樽同”两句,以菊花盛开、芳香四溢的景象作为收尾,不仅呼应了题目中的“新菊”,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通过“采芳”、“颙待”(翘首期盼)和“一樽同”(共同举杯),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这份自然之美的愿望,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光山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村居晚眺

开帘欣雨霁,烟火隔林微。

一径牛羊入,孤村桑柘稀。

长天连远水,积雾塞岩扉。

仿佛闻人语,溪南种树归。

(0)

论古·其三

鼎足中原势未分,英雄魄力自超群。

阿瞒眼底空余子,只重孙郎与使君。

(0)

鸡头关

雄关昂然来,下插溪谷黑。

肖形呼鸡头,离立矫凤翼。

是日山出云,蒸雨洒未息。

碎石踏更危,古栈泞逾仄。

一线蚁夤缘,七盘磨葡匐。

草树童不毛,人畜战无力。

焉计千丈强,但觉四山直。

县厓愧老僧,置屋自胸臆。

(0)

己未七夕用玉溪韵

乌鹊年年管别离,涉秋髡首助佳期。

试看清汉横分处,又是浮槎欲渡时。

天上白榆长历历,西来青鸟故迟迟。

寸心此夜千回结,不断虫声恼鬓丝。

(0)

关外

路出南关外,真成万里行。

野花明绣节,山鬼辟龙旌。

原隰通周索,风烟接汉营。

欢呼听彝目,天意为销兵。

(0)

九日登元明宫

扪萝几度到峰头,九日登临续旧游。

意外仙缘诗尽幻,眼前风景画难收。

白云跨水分双涧,红叶埋村露半楼。

归云玉箫新月下,一声吹澈海天秋。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