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乱苔钱,差池菱叶,白板桥边秋水。
点点浮沤,溜银塘珠碎。断云湿,拖逗余霞明灭。
晕作远山螺髻。薄暮樽开,正玉箫声起。
颤冰弦、百啭春莺脆。西风冷、月落朱门闭。
一朵两朵幽兰,共荷香迢递。汲新泉、乍试龙团味。
红灯小、不照愁人醉。
待归时、露满闲阶,有吟虫伴睡。
撩乱苔钱,差池菱叶,白板桥边秋水。
点点浮沤,溜银塘珠碎。断云湿,拖逗余霞明灭。
晕作远山螺髻。薄暮樽开,正玉箫声起。
颤冰弦、百啭春莺脆。西风冷、月落朱门闭。
一朵两朵幽兰,共荷香迢递。汲新泉、乍试龙团味。
红灯小、不照愁人醉。
待归时、露满闲阶,有吟虫伴睡。
这首《拜星月慢》描绘了秋日雨后的静谧景象与诗人饮酒赏歌的情境。开头“撩乱苔钱,差池菱叶,白板桥边秋水”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雨后苔藓斑驳、菱叶错落、秋水潺潺的自然风光,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点点浮沤,溜银塘珠碎”进一步渲染了水面的动态美,仿佛珍珠在银色的池塘中跳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断云湿,拖逗余霞明灭”则通过云彩与晚霞的交织,展现了天空的变幻莫测,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
“晕作远山螺髻”运用比喻,将远处的山峦比作螺髻,形象地描绘了山形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薄暮樽开,正玉箫声起”则描绘了傍晚时分,酒樽开启,玉箫悠扬的场景,营造了一种雅致而宁静的氛围。
“颤冰弦、百啭春莺脆”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琴声如莺啼般清脆悦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进一步烘托了音乐的魅力。“西风冷、月落朱门闭”则通过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夜幕降临、月落西沉的宁静与凉意,为整首词增添了深沉的意境。
最后,“一朵两朵幽兰,共荷香迢递”以幽兰与荷花的香气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寓意着高洁与清雅。“汲新泉、乍试龙团味”则通过品尝新茶,表达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享受。“红灯小、不照愁人醉”描绘了微弱的灯光下,诗人似乎沉浸在酒香与歌声之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待归时、露满闲阶,有吟虫伴睡”则以露珠与吟虫,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雨后,诗人与友人在新泉亭饮酒赏歌、享受自然之美的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享受。
文翁上岷江,风化亟飞扬。
峨峨当代间,辈出王马扬。
挽彼石室流,濯此锦绣肠。
遂令蜀士夫,至今能文章。
武侯隐偏地,云龙适相值。
纯诚革斯俗,三代可立致。
千载凛如生,老柏犹英气。
遂令蜀士夫,至今抱忠义。
乖崖一专城,四海喧嘉名。
发奸照幽伏,世仰如神明。
蠹弊迹已去,灵祠俎犹腥。
遂令蜀士夫,至今有能声。
清献镇南峤,馀风弭贪暴。
琴鹤适自随,薏苡雅非好。
熙朝庆登崇,深仁格穹焘。
遂令蜀士夫,至今秉清操。
英英王紫微,横金拥旌麾。
五十四州地,和气濛烟霏。
兼美数君子,士夫得其依。
行行报政成,天子伫公归。
《送王时亨舍人帅蜀二十韵》【宋·史浩】文翁上岷江,风化亟飞扬。峨峨当代间,辈出王马扬。挽彼石室流,濯此锦绣肠。遂令蜀士夫,至今能文章。武侯隐偏地,云龙适相值。纯诚革斯俗,三代可立致。千载凛如生,老柏犹英气。遂令蜀士夫,至今抱忠义。乖崖一专城,四海喧嘉名。发奸照幽伏,世仰如神明。蠹弊迹已去,灵祠俎犹腥。遂令蜀士夫,至今有能声。清献镇南峤,馀风弭贪暴。琴鹤适自随,薏苡雅非好。熙朝庆登崇,深仁格穹焘。遂令蜀士夫,至今秉清操。英英王紫微,横金拥旌麾。五十四州地,和气濛烟霏。兼美数君子,士夫得其依。行行报政成,天子伫公归。
https://shici.929r.com/shici/YgvP9kgl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