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炎凉觉鼻酸,洞门空掩绿烟寒。
仗三尺剑临风舞,把一张琴对月弹。
斫竹数竿容水过,倚松半日执经看。
山林心绪得闲处,好炼长生不死丹。
世态炎凉觉鼻酸,洞门空掩绿烟寒。
仗三尺剑临风舞,把一张琴对月弹。
斫竹数竿容水过,倚松半日执经看。
山林心绪得闲处,好炼长生不死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的生活情景和心境。开篇“世态炎凉觉鼻酸”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冷漠与悲哀,而“洞门空掩绿烟寒”则写出了他退隐山林后的孤寂生活。
“仗三尺剑临风舞,把一张琴对月弹”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情形,一手持剑、一手执琴,以舞剑和弹琴的方式与自然对话,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宇宙合一的境界。
“斫竹数竿容水过,倚松半日执经看”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中修行的生活片段。斩断竹子以引导溪流,倚靠松树静坐研读典籍,这些动作都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对精神修养的专注。
“山林心绪得闲处,好炼长生不死丹”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山林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也表达了他追求长生不老、炼制仙丹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向往永恒的精神追求。
重溟倒影,五芝含笑,神仙今古台州。
山拥黄堂,烟披画戟,双岩瑞气长浮。前事记鳌头。
有百年台榭,千室嬉游。
墨宝凄凉,风凌雨蠹尽悠悠。规恢共仰贤侯。
当政成五月,景对三秋。
飞栋干云,虚檐受露,放怀不减南楼。宾燕奉觥筹。
妙绮笺琼藻,声度歌喉。
只恐棠阴成后,趣去侍凝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