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滩似牵羊,下滩如走马。
滩高月未出,石立滩流写。
参商欲低掷,风雨声在下。
夜半入天津,应识支机者。
上滩似牵羊,下滩如走马。
滩高月未出,石立滩流写。
参商欲低掷,风雨声在下。
夜半入天津,应识支机者。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航行于严州滩的独特体验,汪坦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水流与月光、山石、参星与商星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行船时的紧张与期待。
首句“上滩似牵羊”,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陡峭的河滩上缓慢前行的情景,犹如牧羊人牵着羊群缓缓而行,既表现了行船的艰难,也隐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下滩如走马”则对比鲜明,当船只驶离陡峭的河滩,进入较为平缓的水域时,仿佛骏马奔腾,速度加快,充满了自由与释放的感觉。
“滩高月未出,石立滩流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行船的氛围,月光尚未升起,只有河滩上的石头矗立,映照着流动的河水,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夜晚景象。
“参商欲低掷,风雨声在下”中,“参商”指的是两颗在天空中相隔遥远、永不相见的星星,这里用来比喻行船时的紧张与期待,仿佛随时可能遭遇不可预知的风险。同时,远处的风雨声预示着可能的挑战即将到来,增加了诗歌的紧张感和动态感。
最后,“夜半入天津,应识支机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旅程的期待与好奇,天津在此处可能象征着目的地或某种象征性的终点,而“支机者”则可能是指能够实现愿望或带来好运的人或事物,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充满希望与期待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夜晚行船于严州滩的独特体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凉燠互迁易,大化斯往还。
少壮能几时,华发飒已斑。
猗彼泉石人,如脱红尘寰。
佳节值良友,丘壑同跻攀。
有酒相携持,有诗互评删。
虑静水不波,心与云俱閒。
炎炎凭势徒,弃德方崇奸。
所以五代子,自题作痴顽。
何如侣松菊,不为世厚颜。
俛仰古今事,一笑空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