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闲远风流。一枝秋。只枉十分清瘦不禁愁。
人欲去。花无语。更迟留。记得玉人遗下玉搔头。
花中闲远风流。一枝秋。只枉十分清瘦不禁愁。
人欲去。花无语。更迟留。记得玉人遗下玉搔头。
这首诗名为《古乌夜啼·玉簪》,是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诗中以花为引,描绘了一幅秋日花事凋零的画面。"花中闲远风流",写出了花儿在秋风中的孤寂与飘逸,"一枝秋"则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凄凉。"只枉十分清瘦不禁愁",通过形容花的清瘦和愁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易凋零的感慨。
"人欲去。花无语。更迟留",诗人借花之无言,寓言人生离别之无奈,花儿虽想挽留,却无力留住离去的人。最后,"记得玉人遗下玉搔头",以玉簪作为记忆的线索,勾起了诗人对往昔与佳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的回忆,增添了诗的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花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迁、时光流转的深深感叹,以及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元好问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展现了金末元初诗歌的独特韵味。
行旌此去隔关山,顿觉幽斋笑语阑。
后夜月明空似水,孤桐横膝向谁弹。
谢公忧民馀,妙语继两禅。
兹游瞰沧溟,宛在一叶莲。
木密虚可步,石立高莫缘。
从来看山眼,一洗俱茫然。
蓬莱如有无,空翠蒙云烟。
却疑浩荡中,天津渺归船。
崎岖访幽胜,众象争相鲜。
凌高寓远目,孤云共轩軿。
归来拥寒衾,耳底酒鸣泉。
觅句了不工,青灯暗孤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