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旌此去隔关山,顿觉幽斋笑语阑。
后夜月明空似水,孤桐横膝向谁弹。
行旌此去隔关山,顿觉幽斋笑语阑。
后夜月明空似水,孤桐横膝向谁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若水的《次韵宋周臣留别》,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惆怅和怀念之情。
"行旌此去隔关山,顿觉幽斋笑语阑。"
这里,“行旌”指的是出发的旗帜,“隔关山”则是形容两人即将分离的自然景观。“幽斋”通常指隐蔽或僻静的地方,但在此处可能暗指诗人与友人的私下聚会之所。整句表达了朋友一旦分别,之前欢声笑语的场景顿时变得遥远而难以触及。
"后夜月明空似水,孤桐横膝向谁弹。"
“后夜”指的是深夜,“月明空似水”则形容月光如水般清澈透明。“孤桐”通常指独自一人弹奏的琴,常用以表达孤寂或哀愁的情绪。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问自己,在这样静谧而美丽的夜晚,他的琴声是向谁倾诉呢?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更透露出他对朋友离别后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友谊的珍视。在宋代文人之间,这样的小品常用以寄托哀愁,抒发离别之情。
性命一同源,万善天所赋。
五行水生智,正以虚明故。
先生原命宫,水与金夹辅。
清质自生明,冰壶澄月露。
穷理以致用,干事必正固。
与国作蓍龟,应物公权度。
所以常惺惺,一室神明护。
室中主人公,寿比乔松数。
解褐去乡里,宦游一纪馀。
抱戚今来归,茫然无屋庐。
暮瞻还林鸟,朝羡趋渊鱼。
渊林各有归,曾不鱼鸟如。
元侯雅好义,假我舍北居。入门扫埃?,闲草以次锄。
贫贱谁顾门,岂必容高车。
馀杭众富家,碧瓦侵太虚。
土木虽无情,亦与儒冠疏。
所幸并舍贤,昔年同诗书。
何兹瓦砾陋,复尔邻璠玙。
乡田及同井,此义无忽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