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二十六日书所闻》
《三月二十六日书所闻》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从来赛社说金渊,鼓笛钲旗隘市廛。

地上鬼神行白昼,夜中风雨洗青天。

妖氛旱魃驱无迹,和气欢声兆有年。

车马纵观儿女事,老夫闭户读韦编。

(0)
翻译
自古以来,赛社活动热闹非凡,如同金渊涌动,鼓笛钲旗充斥着市井之间。
白天鬼神仿佛在人间行走,夜晚风雨洗涤着青天的清朗。
邪恶的气息被旱魃驱散无踪,祥和之气预示着丰收之年。
人们驾车马观看各种活动,孩童欢笑,老夫则在家闭门研读经典。
注释
从来:自古以来。
赛社:古代的一种民间集会或庆祝活动。
金渊:比喻活动的繁华、热闹。
隘:狭窄,此处形容市廛拥挤。
市廛:街市,市场。
鬼神行白昼:神话中的鬼神在白天出现。
风雨洗青天:风雨过后天空如洗,象征清新。
妖氛:邪恶的气氛。
旱魃: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鬼怪。
无迹:消失无踪。
和气:和睦的气氛。
欢声:欢快的声音。
兆:预示。
有年:丰收之年。
车马:车辆和马匹。
纵观:观看。
儿女事:指人们的日常活动。
老夫:老人自称。
韦编:古代用牛皮绳编连竹简,借指读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市集场景,开篇便以“赛社说金渊”一句点明背景,是在一个繁华的集市中。接着,“鼓笛钲旗隘市廛”则是对这个场合的具体描述,可以想象到集市中的热闹与活跃,人们纷纷扬扬,充满了节日的喜悦。

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繁华上,而是通过“地上鬼神行白昼”一句,揭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幻想与荒诞,鬼神与人类共处,颇有一种超自然的气息。紧接着,“夜中风雨洗青天”又转换了氛围,仿佛是对前述幻想的一种清洗或者说是时间的流转。

“妖氛旱魃驱无迹”一句,则描绘了一种神秘而又有些许恐怖的景象,妖氛与旱魃都是古代传说中的恶灵,这里通过它们的消散,表达了一种对和谐环境的向往。紧随其后,“和气欢声兆有年”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展望,预示着祥瑞之兆。

最后两句“车马纵观儿女事,老夫闭户读韦编”,诗人转而描写了自己与世俗的隔离和超脱。车马、儿女等都代表着尘世的繁华,而诗人却选择了远离这些,将注意力放在阅读古籍(韦编)上,这也许是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展示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精神层面的追寻。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邑涯邢公八帙·其一

八十年来白发繁,守中漫自说真元。

乡邦奕代簪缨族,齐鲁名家齿德尊。

浥水碧波当海屋,犁邱黄石种云根。

他年轩后行清跸,好上崆峒至道言。

(0)

将台晚眺和苏馥山

紫陌天衢开射闱,衔杯览胜夕阳归。

千家云树葱茏合,上苑霞光晻映飞。

塞北方传息战鼓,朔南又报典征衣。

草离花谢年年暮,回首高台挹落晖。

(0)

圆照寺

圆照旌幢望欲遮,我来空自问袈裟。

㫋■寂寞香花冷,几杵疏钟撞晚霞。

(0)

同王天初明府刘逊庵作圣茂才张肖筑太学饮王永泰山亭次壁间谢畹溪王华野二先生韵·其一

台馆新晴动晚凉,凭虚揽胜引杯长。

鸟鸣深树山逾静,花满平堤水亦香。

作赋何人成往迹,登高有客擅清狂。

酒阑兴剧仍更酌,枕藉空庭夜欲央。

(0)

同陈玉铉张雨苍小集

两君天下士,与我一乡人。

轰耳才名重,论心臭味真。

雌雄惊剑合,慷慨觉情亲。

咫尺联青琐,何劳叹积薪。

(0)

旅况.卜算子

深闺白露寒,古驿丹枫暮。

雁叫芦花四五声,衰草天涯路。

不见相思人,空见相思树。

剩水残山无限程,立马斜阳渡。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