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姑熟杂咏.天门山》
《姑熟杂咏.天门山》全文
唐 / 李赤   形式: 古风

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

(0)
注释
迥出:高高超出。
江水:江面。
双峰:两座山峰。
岸映:岸边映照。
松色:松树的颜色。
寒:寒冷。
石分:石头分开。
浪花碎:浪花破碎。
参差:高低错落。
远天际:远方天边。
缥缈:若隐若现。
落日:夕阳。
舟去:小船离去。
沈青霭:沉入青色雾霭。
翻译
它高高超出江面之上,两座山峰相对而立。
岸边松树的色彩映照着寒冷,石头上溅起的浪花破碎纷飞。
山峰高低错落伸向远方天边,如在晴朗云霞之外若隐若现。
夕阳下,小船渐行渐远,回头望去,只见青色的雾霭沉沉笼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一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江水之上,两座山峰面对而立,给人以雄伟开阔的感觉。接下来的"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则从细部描写入手,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岸边,那里的松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苍翠,而江水拍打着岩石,激起层层浪花,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活力。

诗人随后笔锋一转,"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展现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山峰在遥远的地方逐渐消失于天际,而那缥缈的云霞,则似乎连着那无法触及的远方,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最后两句"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则描绘了时间流转和空间移动。夕阳西下,舟船渐行渐远,而诗人在回望之时,那沉甸甸的青霭(可能指山色或天色)却留给他无尽的怀念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艺术夸张。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此外,这种将静态与动态结合起来的创作手法,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表现。

作者介绍

李赤
朝代:唐

李赤,唐朝诗人, 代表作《天山门》。王小波在杂文《极端体验》中说:“唐朝有位秀才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因慕李太白为人,自起名为李赤。”如果王小波的这句话的依据是《李赤传》的话,就有些靠不住了,《李赤传》的开头是这么说的:“李赤,江湖浪人也。尝曰:‘吾善为歌诗,诗类李白。’故自号曰李赤。”
猜你喜欢

五杂组·其四

五杂组,织翠裾。往复还,溪中鱼,不获已身当垆。

(0)

飞龙篇

扶桑戢彩,崦嵫匿辉。六辔既逸,长戈莫挥。

盛年不重,歔当以欷。

苏秦未遇妻自机,百里去家炊扊扅。

栖栖燕与雀,安知鸿鹄悲。

(0)

寄子升必昭昆季

乌石山头路,秋风已送凉。

野桥苔浸碧,云碓稻舂黄。

扇影摇衣桁,书声出草堂。

惠连无俗事,垂钓濯沧浪。

(0)

咏怀次倪安道十首韵·其二

我昔志飞腾,登天欲乘龙。

着鞭始云迈,忽值烟尘重。

既不能元感,蹇修莫与同。

喟焉念旋反,还栖荆棘丛。

虽曰昧初志,庶得收奇功。

(0)

录示子孙

冬晨寒气交,夏午炎光逼。

殷勤写书者,穷年无暂息。

既终还自校,叙次更装饰。

家贫自然乏,神劳岂非瘠。

所乐在经书,虽久终无斁。

子孙苟能嗣,勖哉当为惜。

(0)

题毗墟寺临清轩·其二

一室空明压镜天,不须杯渡竟逃禅。

水光入户屋高下,人影落波身后先。

卜筑近连湖上宅,过门长见雪中船。

每闻避地多佳客,曾道归来有赋篇。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