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啄动柴荆,相看两眼青。
诗如云态度,人似鹤仪形。
妙斲窥天巧,哀弹感梦灵。
定知花雨里,乱石点头听。
剥啄动柴荆,相看两眼青。
诗如云态度,人似鹤仪形。
妙斲窥天巧,哀弹感梦灵。
定知花雨里,乱石点头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的《送僧德最》。诗中描绘了送别僧侣时的情景与心境,充满了禅意与哲理。
首句“剥啄动柴荆”以生动的声响开篇,仿佛木门轻敲,预示着僧人的到来。接着“相看两眼青”,既指僧人与送行者眼神交流,也暗含着对僧人清心寡欲、超凡脱俗形象的赞美。
“诗如云态度,人似鹤仪形”两句,将僧人的气质比作飘逸的云朵和高雅的白鹤,形象地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风度。
“妙斲窥天巧,哀弹感梦灵”则进一步揭示了僧人内心的深邃与智慧,以及其对世间万物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最后,“定知花雨里,乱石点头听”以花雨比喻佛法的普照,乱石点头象征众生对佛法的领悟与响应,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及其佛法传播的深切期待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僧侣时的深情与禅意,同时也传达了对佛法智慧的崇敬与向往。
龙门与天通,鸟道当绝壁。
青天挂石镜,倒影太湖碧。
飞亭压清湍,幽谷时游观。
千崖古雪积,六月松风寒。
仙人挥玉麈,扣门避秋暑。
不意麋鹿群,忽识鸾凤侣。
脱巾长松阴,展席风满林。
青苔委玉佩,白石鸣素琴。
凄清草树色,照映璚瑶质。
山灵献神异,鹿女将花入。
斑棘促诗成,玉手飞金罂。
岩花与涧草,鲜新□才情。
会稽足风流,支遁非谑浪。
因逢许询辈,气宇稍跌宕。
浮生百年期,绿发易成丝。
生当圣明世,不乐复奚为。
古人皆黄土,感慨心欲折。
何如杯中物,醉倒石上月。
月出山雾开,天香下空来。
酒罢上马去,木末清猿哀。
《七月十五夜醉卧三贤阁梦玉山隐君会稽外史与迂生来山中觞咏松石间乐甚予拟太白写长句一章及寤山月在床林声萧瑟惘然若有所失因足成梦中语以记神交云耳》【明·琦元璞】龙门与天通,鸟道当绝壁。青天挂石镜,倒影太湖碧。飞亭压清湍,幽谷时游观。千崖古雪积,六月松风寒。仙人挥玉麈,扣门避秋暑。不意麋鹿群,忽识鸾凤侣。脱巾长松阴,展席风满林。青苔委玉佩,白石鸣素琴。凄清草树色,照映璚瑶质。山灵献神异,鹿女将花入。斑棘促诗成,玉手飞金罂。岩花与涧草,鲜新□才情。会稽足风流,支遁非谑浪。因逢许询辈,气宇稍跌宕。浮生百年期,绿发易成丝。生当圣明世,不乐复奚为。古人皆黄土,感慨心欲折。何如杯中物,醉倒石上月。月出山雾开,天香下空来。酒罢上马去,木末清猿哀。
https://shici.929r.com/shici/ZlYlvfQ.html
嘉树蔼夏绿,清风动虚襟。
念君有高趣,劳我径寸心。
伫立东城曲,日夕见云岑。
以兹世多故,忘彼升与沉。
聊乐在书籍,佩玉怀所钦。
华池散帙步,当户鸣幽禽。
兰生已覆井,泉响迥出林。
醉将山口月,弹作弦上音。
明月照别鹤,遗音戛南金。
何当坐松石,从尔听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