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瑶台英,堕落粪壤里。
白日照不及,春风吹不起。
可惜瑶台英,堕落粪壤里。
白日照不及,春风吹不起。
这首诗以“可惜瑶台英,堕落粪壤里”开篇,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将原本高贵、纯洁的“瑶台英”与低下的“粪壤”相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埋没、失去应有的地位和价值的惋惜之情。接下来的“白日照不及,春风吹不起”,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美好事物在现实中难以得到阳光照耀和春风拂面的境遇,暗示了它可能遭遇的不公和困境。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对于那些才华横溢、品德高尚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认可和尊重的人或事物的同情和感慨。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对个体命运的关怀,也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主题——即如何对待和评价那些在社会中处于边缘或不被重视的群体或事物。这种对公平与正义的呼唤,以及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室是旧书斋,一向此习静。
明道有至训,动定静亦定。
万几值清暇,讵无堪适兴。
义府有馀乐,琴轩致虚净。
玉版顷閒榻,吟几仍晚凭。
会心皆可参,玩物斯为病。
明窗驹影过,谁识流阴竞。
昔以忘天倪,今以观物性。
弱水汤茫不可极,有山三点突焦墨。
齐人掔腕徒相忆,中多不死森森植。
不为爨下为牖北,无弦亦可鸣以默。
静好天然中绳尺,凤嗉玉轸太古式。
偈演无生仙籁畟,比邱得道山叟寂。
补桐主人馀结习,枯荣入目迷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