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坐》
《夜坐》全文
明 / 照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茅屋坐来山寂寂,江城风冷漏迟迟。

老僧不是悲长夜,此意惟应秋月知。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照梵的《夜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静坐于茅屋中的感受,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首句“茅屋坐来山寂寂”,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心境,茅屋简陋,却能让人感受到山的寂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山的寂寂,不仅指自然界的静谧,也暗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淡泊。

次句“江城风冷漏迟迟”,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与时间的缓慢流逝。江城,既指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诗人所处的世态炎凉与人生的冷暖。风冷,不仅是自然界的寒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漏迟迟,指的是滴漏的缓慢,象征时间的缓慢流逝,同时也隐喻着诗人对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深思。

后两句“老僧不是悲长夜,此意惟应秋月知”,则将视角转向了老僧,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老僧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赞赏。老僧并非因长夜而悲伤,而是以一种超脱的态度面对时间的流逝。诗人认为,这种深邃而超然的情感,唯有秋月能够理解。秋月在这里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那份超越世俗、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老僧生活态度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超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使得读者在欣赏其艺术美感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宇宙的深层次思考。

作者介绍

照梵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南乡子·其二云林招游三官庙看海棠,不果行,用来韵答之

风信莫狂颠。艳色能留几日鲜。

分付封姨休扫却,嫣然。似带余酲晚更妍。

(0)

长亭怨慢.逸兄避暑匡山,予以事不克偕往,挥汗谱寄

叹依旧、倚天青嶂。著个诗人,层云胸荡。

卧稳松阴,香炉烟紫足供养。

多情五老,一笑苍颜无恙。

听瀑布寒泉,更涤尽、烦襟千丈。秋爽。

料西风、尚未吹送,摩诃池上。

银河纵挽,洗不了、黄茅余瘴。

恨平生、短艇烟波,竟未许、云山策杖。

笑成岭成峰,输与坡仙孤唱。

(0)

高阳台

残柳笼烟,幽花掩月,旧游记惯台城。

湖上秋来,波心冷到鸥盟。

韶光容易抛人去,甚南朝、燕燕莺莺。暗销凝。

脂水秦淮,流断清泠。

蒋山依旧天横翠,祗年时帝子,望断瑶京。

北固楼高,而今又动边声。

百年兴废寻常事,听寒潮、呜咽难平。莫沉吟。

螺碧深杯,且洗愁襟。

(0)

台湾竹枝词·其十

妹家门倚绿珊瑚,毒汁沾人合烂肤。

愁说郎来行径熟,丫斜卷口月模糊。

(0)

台湾竹枝词·其十三

清秋夜月皎如霜,芦笛声声调远飏。

一种凄凉吹彻晓,顿令客子断离肠。

(0)

凤山竹枝词·其四

堪笑乡愚寡见闻,些些曲直竟难分。

欲教省事凭何法,罚个槟榔便解纷。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