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依旧、倚天青嶂。著个诗人,层云胸荡。
卧稳松阴,香炉烟紫足供养。
多情五老,一笑苍颜无恙。
听瀑布寒泉,更涤尽、烦襟千丈。秋爽。
料西风、尚未吹送,摩诃池上。
银河纵挽,洗不了、黄茅余瘴。
恨平生、短艇烟波,竟未许、云山策杖。
笑成岭成峰,输与坡仙孤唱。
叹依旧、倚天青嶂。著个诗人,层云胸荡。
卧稳松阴,香炉烟紫足供养。
多情五老,一笑苍颜无恙。
听瀑布寒泉,更涤尽、烦襟千丈。秋爽。
料西风、尚未吹送,摩诃池上。
银河纵挽,洗不了、黄茅余瘴。
恨平生、短艇烟波,竟未许、云山策杖。
笑成岭成峰,输与坡仙孤唱。
这首词以“长亭怨慢”为题,描绘了诗人魏元戴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对友人逸兄避暑匡山的怀念之情,以及未能同行的遗憾。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山水之美的向往。
开篇“叹依旧、倚天青嶂”,诗人感叹时光如流,青山依旧,表达了对自然永恒的感慨。接着“著个诗人,层云胸荡”,诗人自比为诗人,将自己置于层云之中,暗示其胸怀广阔,对自然美景充满激情。
“卧稳松阴,香炉烟紫足供养”,描述了诗人想象中的静谧场景,松树下稳坐,香炉烟紫,仿佛是心灵的供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多情五老,一笑苍颜无恙”,五老峰的多情与苍颜的无恙,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与不变的友谊,体现了诗人对老友的深情厚谊。
“听瀑布寒泉,更涤尽、烦襟千丈”,瀑布与寒泉的声音,不仅洗涤了外界的烦忧,也净化了诗人的心灵,使他得以从繁杂中解脱出来。
“秋爽。料西风、尚未吹送,摩诃池上”,秋天的清爽,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凉风,摩诃池上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季节变换的自然之美。
“银河纵挽,洗不了、黄茅余瘴”,银河虽能洗涤万物,却无法洗净黄茅留下的瘴气,暗喻了诗人对某些难以消除的烦恼或困扰的无奈。
“恨平生、短艇烟波,竟未许、云山策杖”,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未能乘船泛舟于烟波之上,或徒步于云山之中的遗憾,体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笑成岭成峰,输与坡仙孤唱”,最后以苏轼(坡仙)为例,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亲自体验,但依然欣赏并羡慕那些能够独自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展现出一种豁达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
裴回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
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
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
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悠悠行迈远,戚戚忧思深。
此思亦何思,思君徽与音。
音徽日夜离,缅邈若飞沈。
王鲔怀河岫,晨风思北林。
游子眇天末,还期不可寻。
惊飙褰反信,归云难寄音。
伫立想万里,沈忧萃我心。
揽衣有馀带,循形不盈衿。
去去遗情累,安处抚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