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孤独挺拔的青桐树,生长在山中的云居寺旁。诗人通过对这棵树的描述,表达了高洁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以及对生命力和自然力的赞美。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一开篇,就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孤桐的形象,它像是一块屹立的青玉,其叶子繁密如同绿色的云朵。接着,“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则展示了它超凡脱俗的高度和气势。
"山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 这里的“山僧”可能是指寺庙中的僧侣,也可能是诗人自喻。九十岁的高龄,以及“清净老不死”的形象,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 这里,“自云”表明这是一种内心的声音或是诗人自己的叙述。从一颗种子开始,到现在的高大,是诗人对生命成长过程的见证和赞美。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描述了孤桐生长的历程,没有曲折,从小就展现出它坚韧不拔的品格。"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强调了这棵树的独立和纯粹,它没有多余的枝叶,只有一条直达天际的主干,这是对其内在美和精神力量的一种形象化表述。
最后,“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是诗人借此孤桐寄寓生命哲理,告诉那些追求高尚品格的人们应该像这棵树一样,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外界所动摇。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体独立和精神自主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