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食江鱼作自海寇乱此鱼不至者六年矣》
《病中食江鱼作自海寇乱此鱼不至者六年矣》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腥风暂说静鲛潭,石首新尝到草庵。

常味番令食指动,病身未觉水鲜甘。

试和芹子心仍在,欲荐椿庭恨岂堪。

莫谓有无关口腹,安危消息系江南。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在病中所作,以食江鱼为题,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关注与感慨。诗中通过描述对江鱼的品尝,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食欲与味觉体验,更蕴含了对国家安危的深沉忧虑。

首联“腥风暂说静鲛潭,石首新尝到草庵”描绘了诗人从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暂时获得平静,首次品尝到久违的江鱼,这一场景既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写照,也暗含着对社会局势的隐喻。腥风象征着战乱与动荡,而“静鲛潭”则暗示了暂时的安宁。石首与草庵的对比,既体现了食物来源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生活环境的变迁。

颔联“常味番令食指动,病身未觉水鲜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常味的改变让诗人食欲大增,但身体并未察觉到水的鲜美,这不仅是对味觉体验的描述,也是对生命状态的反思。诗人或许在暗示,即使在困境中,生活的基本需求依然存在,但内心的痛苦与忧虑却难以消散。

颈联“试和芹子心仍在,欲荐椿庭恨岂堪”运用了芹子与椿庭的典故,芹子心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坚持与不屈,而欲荐椿庭则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期望。然而,“恨岂堪”三字透露出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无力感,即使心存忠义,却难以实现。

尾联“莫谓有无关口腹,安危消息系江南”直抒胸臆,强调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安危之间的紧密联系。诗人提醒人们,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生活琐事,实际上都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处境的感慨,更是对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每个人都有责任关注国家命运的呼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寓意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生活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在动荡时期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愚园道中赠浩吾二首·其一

一鞭残照马蹄驰,风满春衣揽鬓丝。

明日红尘京辇路,疲驴日暮苦行迟。

(0)

哭伯先·其一

宇宙空垂诸葛名,不留谢傅为苍生。

义公已殉平陵曲,姬发难寻牧野盟。

南国岂应销霸业,中原从此坏长城。

魂归近接黄花冢,铁马金戈夜夜声。

(0)

喜曾重伯陈伯涛见过用伯涛见赠原韵三首·其三

幽寂雨华寺,禅宗众所归。

云生游客屐,花落讲僧衣。

大觉看身妄,玄谈入理微。

上方钟磬里,惜别语依依。

(0)

秋明室杂诗·其二十一

夜雨怨巴山,巴山那得知!

巴山常夜雨,未异从来时。

悠悠古人心,沈沈今日思。

且莫论古今,但咏西窗诗。

(0)

重九卧病忆兄弟,前年是日雨,在长安与姊联句寄怀,因成一律

九日风烟淡不收,茱萸懒插忆吟俦。

清疏坐雨仍三地,黄落雕年又一秋。

可有高丘劳蜡屐,宁非吾土怨登楼。

剩教卧病酬佳节,白酒霜螯未许求。

(0)

八月二十七日明思文皇帝殉国忌辰也。读巢南诗,即题其后

一纸新诗涕泪涟,桥山弓剑至今传。

魂归沧海怜精卫,人向空山拜杜鹃。

坏土难埋龙凤骨,冬青体问犬羊年。

尼山笔削分明在,谁识春秋内外编。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