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曾重伯陈伯涛见过用伯涛见赠原韵三首·其三》
《喜曾重伯陈伯涛见过用伯涛见赠原韵三首·其三》全文
清 / 释敬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幽寂雨华寺,禅宗众所归。

云生游客屐,花落讲僧衣。

大觉看身妄,玄谈入理微。

上方钟磬里,惜别语依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佛教修行场景。"幽寂雨华寺"开篇即营造出寺庙的宁静与清幽,仿佛连雨水都带着禅意。"禅宗众所归"点明此地是信徒们寻求心灵寄托的所在。

"云生游客屐,花落讲僧衣"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游客的足迹踏过云雾,僧人的衣裳沾染着花瓣的飘落,展现了僧侣生活的平凡与自然之美。"大觉看身妄"表达了对世俗观念的超脱,认识到自身虚幻,"玄谈入理微"则揭示了深奥的佛理探讨,引人思考。

最后两句"上方钟磬里,惜别语依依"以悠扬的钟声和依依惜别的言语,传达出僧人们在宁静修行中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即将离去的朋友的留恋之情。整首诗以禅宗意境为背景,寓含哲理,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佛教修养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释敬安

释敬安
朝代:清

释敬安(1851-1912)近代爱国诗僧。俗名黄读山,字福馀,法名敬安,字寄禅,湖南湘潭县雁坪乡银湖塘人。少以孤贫出家,致力诗文,得王闿运指授,才思日进,入“碧湘诗社”。曾于宁波阿育王寺剜臂肉燃灯供佛,并烧二指使骈,自号八指头陀,曾任浙江天童寺方丈。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佛教总会会长,时湖南等地发生寺产纠纷,应众邀入京请愿,到京未达目的,即卒于法源寺。生平颇有诗名,殁后杨度为刻《八指头陀诗文集》。
猜你喜欢

夏日田家杂兴·其一

晓日空林生紫烟,微风新长半池莲。

人疑秦谷时通棹,俗近豳风只受田。

开径逐门回石磴,傍厨凿井动山泉。

白云一卧青山晚,梦落桑皋向远天。

(0)

黄钟集渡口

野草沿江四月花,惊心隔水夜来蛙。

柳堤月下自孤棹,茅屋江边凡几家。

青山点点南徐出,白鸟飞飞古渡斜。

路入风尘数千里,人从斗外望京华。

(0)

渡江

海气空濛杂晓曛,江南江北路初分。

空怀宝剑酬知己,再向金门谒圣君。

芳草随人寒自色,微风吹水漫成文。

青山江上频回首,万里长天结白云。

(0)

奉别江午坡宗师二十韵

北斗瞻依旧,西风汗漫游。

芗溪秋水外,寒夜月槎浮。

笑语疑春梦,杯盘续暮篝。

开亭惭下榻,去国羡垂钩。

礼乐风闽楚,师模仰泰丘。

弥文裁后进,明抱在先忧。

秉法成萋斐,怀忠不自谋。

孤臣危远道,万乘布洪休。

山水元无恙,烟霞合有俦。

陶开三径地,范泛五湖舟。

谢客无过骑,呼童早放牛。

登堂招舞鹤,倚槛下驯鸥。

青草池边句,香芸架上筹。

寻真苍玉杖,拥雪白云裘。

兰佩重薰袭,樗材漫见收。

子瞻元靡匹,永叔感前修。

直彻形骸隔,惭非气味投。

移尊频洗酌,待月更登楼。

杨柳疏烟晚,林塘细雨秋。

可堪莺谷别,不断象山流。

(0)

舒大参招饮卧龙寺

猎猎寒风少雁行,朱旗门外裂飞霜。

经禅握麈同高座,酒盏论交是故乡。

帷幕功当归圮上,循良名自起河阳。

徐关正是安流日,莫指青山古战场。

(0)

集陈大理玉叔宅得云字

离离宫树出重云,促漏铜街入夜闻。

寒露渐高仙掌色,繁星遥动羽林军。

歌传白雪应难和,坐引青藜喜共分。

却倚东篱成独醉,谁将文似荐明君。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