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陵夜作》
《朝陵夜作》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上陵无不美,秋杪更宜看。

风雨朝佳气,旌旗拥汉官。

星流千嶂过,月出万松寒。

倚马清钟外,新霜满玉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黎明时分前往陵墓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之美。

“上陵无不美,秋杪更宜看。” 开篇即点明陵墓之美,尤其在深秋时节更为动人。这里的“上陵”既指登高,也暗含对先人的敬仰之情。“无不美”三字,表达了诗人对陵墓景色的赞美之情,而“秋杪”则点明了时间,深秋的景色更加丰富而深沉。

“风雨朝佳气,旌旗拥汉官。” 描述了清晨时分,风雨之中,陵墓周围弥漫着祥和之气,汉官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氛围。这里通过“风雨”与“佳气”的对比,以及“旌旗”与“汉官”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神秘的场景。

“星流千嶂过,月出万松寒。”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星河穿越山峦,月亮从万松间升起,寒意中透露出宁静与深远。星流与月出,动静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倚马清钟外,新霜满玉鞍。” 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回至陵墓前,诗人倚靠在马旁,远处传来清脆的钟声,而马鞍上已覆满了初降的霜雪。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冷冽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陵墓及其周边环境的壮丽与深邃,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与先人的深深敬意。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其五

栽竹种松桧,十年未成阴。

昔人定知我,为我养南林。

(0)

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岚州

矫矫吴越士,远为并代行。

寒暄虽云异,慷慨慰平生。

我昔在济南,君时事淄青。

连年食羊炙,便欲忘莼羹。

问君弃乡国,何似敝屣轻。

丈夫事所志,归去无田耕。

闲官少愧耻,教子终馀龄。

定心养浩气,闭目收元精。

此志我亦然,偶与长者并。

会合不可期,未易夸者评。

(0)

郊祀庆成

盛礼弥三祀,初元正七年。

祭兼天地报,仪自祖宗传。

讲义金华久,斋心玉食鲜。

秋成通四海,廪实到穷边。

尘卷跳疆寇,琛来渡海船。

人和神亦答,物备礼诚全。

庙室开深靓,郊丘对广圜。

翠帷新秘殿,宝仗溢通廛。

周冕裘缯俭,唐车保介便。

导前多旧德,迎拜或华颠。

荐洁求阴燧,驰诚寄燎烟。

垂精粲星斗,望秩遍山川。

降辂追前躅,回班戒弗虔。

彻絪深屈体,屏盖切承天。

嶰谷灰初应,扶桑日欲躔。

旌旗逐风转,歌舞送天旋。

帘启瞻宸极,鸡号识漏泉。

矜愚开罪罟,释欠靖民编。

乐作波翻海,书行箭脱弦。

东朝归福胙,南极本高仙。

有道知难犯,无私每得贤。

劬劳就圣德,谦畏绝私权。

治道初无象,神功竟莫宣。

下臣叨进玉,随见颂诚然。

(0)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六闲燕亭

登山稍已高,旷望良亦远。

危亭在山腹,物景行自变。

诸峰宿露收,草木朝阳绚。

盎盎云出山,溜溜泉垂坂。

徐行得佳处,永日遂忘返。

此乐只自知,傍人任嫌懒。

(0)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九天汉台

台高天汉近,匹练挂林端。

秋深霜露重,谁见落西山。

(0)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其三

我来适恶岁,斗米如珠量。

何时举头看,岁月守心房。

念我东坡翁,忍饥海中央。愿翁勿言饥,稷调阴阳。

玉池有清水,生肥满中肠。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