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品·其二》
《荔品·其二》全文
明 / 吴士玮   形式: 七言律诗

龙目晶荧且漫题,蚌胎的皪满筐携。

远人错认呼卢橘,词客因之赋病梨。

撇却持螯金琥珀,想来扪虱水玻璃。

夜深常得催诗候,月落初声两岸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荔枝的细腻观察与独特感受。首句“龙目晶荧且漫题”,以龙目比喻荔枝的晶莹剔透,诗人随性地在荔枝上题字,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趣。接着,“蚌胎的皪满筐携”一句,将荔枝比作珍珠般的蚌胎,形象地描绘出荔枝饱满圆润的形态,同时强调了诗人携带着满满一筐荔枝的喜悦。

“远人错认呼卢橘,词客因之赋病梨。”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荔枝的独特之处。远行人可能将荔枝误认为是其他水果,而文人墨客则因此而创作关于病梨的诗句,巧妙地表现了荔枝在不同人群中的不同印象和价值。

“撇却持螯金琥珀,想来扪虱水玻璃。”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细致观察。他舍弃了通常用来形容珍贵物品的“金琥珀”和“水玻璃”,转而以“持螯”(螃蟹)和“扪虱”(摸虱子)这样的生活细节来比喻品尝荔枝时的愉悦与满足,生动地表达了荔枝带来的味觉享受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夜深常得催诗候,月落初声两岸鸡。”这两句描绘了夜晚品尝荔枝的情景,月落之时,诗人仿佛能听到两岸鸡鸣的声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不仅体现了荔枝在夜晚食用时的独特魅力,也暗示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一种心灵上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品味,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吴士玮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秋暮有怀

十二阑干倚翠微,露华寒重逼罗衣。

碧天连水思空远,衰草满庭人未归。

秋雨楼台几寂寞,春风院落自芳菲。

冥鸿应有青霄侣,为隔閒云尚独飞。

(0)

酬虞伯生

满窗风雨夜沈沈,独对青灯万古心。

徒有故人怜白发,自无奇骨换黄金。

茅檐暖日须看献,竹简遗经正用寻。

岂愧执鞭非所好,甘随麋鹿放山林。

(0)

秋兴

两峰高耸并秋霄,双涧分流送晚潮。

月冷谁家频捣练,风清何处细吹箫。

七闽荔子丹砂颗,五岭梅花玉雪标。

黄鹄不来空怅望,自歌雅曲和渔樵。

(0)

寄题竹轩

绿竹翛翛处,华轩楚楚深。

莫留雏凤宿,晓听蛰龙吟。

月进窗棂影,云移几席阴。

居然淇澳趣,莫使俗尘侵。

(0)

送人贡粳米之京

后皇制任土,职贡来四方。

珍异匪余求,服食乃其常。

金华有嘉种,玉粲会芬香。

土人昔肇端,每岁赋其乡。

颇闻播种初,行者避畎疆。

敛收异徵纳,老稚不敢尝。

扰扰府中集,数日何奔忙。

珠玑历万指,错落照九光。

圆好中式度,缄封谨缣囊。

矧今岁旱乾,弥望茅苇荒。

野人惧不供,挈瓶越林冈。

及兹幸充数,扬帆上天仓。

惟民秉恒性,食芹犹不忘。

勤动非所辞,有司贵循良。

贤侯重承命,护视严周防。

行行不可迟,去去凌风霜。

玉食傥见登,仁恩沐汪洋。

愿推及物心,共乐斯时康。

陈风以为赠,别意何悠长。

(0)

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遂登盘陀石望日出处及东霍山回过翁浦问徐偃王旧城八首·其八

我行半天下,始到东海隅。

水落嶕石出,中飞两鹈鹕。

情知瑰奇产,势与险阻俱。

在夷岂必陋,虽圣犹乘桴。

吭风丹穴凤,尾雨青丘狐。

幸随任公子,不愧七尺躯。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