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东山逸兴多,为怜明月映沧波。
不辞红粉随君去,其奈苍生有望何。
闻道东山逸兴多,为怜明月映沧波。
不辞红粉随君去,其奈苍生有望何。
这首诗《赠友人》由唐代诗人常浩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民生的深切关怀。
首句“闻道东山逸兴多”,以东山隐逸之士的典故开篇,暗喻友人如同古代隐士一般,拥有超凡脱俗的才情与逸兴,流露出对友人才华的钦佩之情。接着,“为怜明月映沧波”一句,以明月照耀波澜壮阔的江海景象,象征着友情的纯洁与广阔,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不辞红粉随君去”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友情比作红粉,表达诗人愿意追随友人,不计个人得失,展现出深厚的情谊。然而,“其奈苍生有望何”则陡然一转,诗人意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友人肩负着对广大民众的责任与期望,表达了对友人不仅要追求个人理想,更要关注民生福祉的期待与担忧。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
铁骑春寒,英雄恨、何时始歇。
对万古、日飞潮射,抗忠比烈。玉剑气横难度水。
灵旗夜卷朱仙月。念青衣、毳帐是何人,关情切。
金牌愤,风波雪。社稷事,东窗灭。
叹一堆黄土,河山顿缺。
五国冰长封马角,九天雨又吹龙血。
忆当年,壮发怒云高,摇双阙。
秋水龙鳞,晚风牛背,散新晴、郊外芳昼。
几多时、春原嫩绿如绣。
如今活计汗珠里,说经年、一家南亩。
幸靠得天恩,酸心剩此升斗。青黄断,挨饿久。
度日更无糠,白泥哄口。还刮龟毛,半死命根谁救。
莫更笑,乡中叟。军歌响、如何将就。
趁今日、郑侠图中,斟杯浊酒。
岁将暮,云帆风卷正凄凉。
见梅花呈瑞,素英澹薄含芳。
千片逞姿向江国,一枝无力倚邻墙。
凝眸望,昨夜前村,雅态难忘。
争妍斗鲜洁,皓彩寒辉,冷艳溥香。
姑射真人,更兼粉傅容光。
梁苑奇才动佳句,汉宫娇态学严妆。
无憀恨,独对光辉,别岸垂杨。